“去年歲入如何?”趙桓突然問道。
李綱忙不迭地答道:“糧食、布帛、以及所有之物合計七千八百萬貫。”
趙桓向張叔夜問道:“我國共有多少士兵?”
張叔夜應口而出:“禁軍六十九萬三千三百三十九人;廂軍四十八萬八千一百九十三人;鄉兵與蕃兵共計十萬餘人。”
“軍費共計多少?”
李綱道:“養一名禁軍,一年衣糧、特支、交通,大約需要五十貫;養一名廂軍,約費三十貫,鄉兵與蕃兵約費一十五貫。這都是必須的開支,每年還都有特殊的支相。 去年的軍費總計五千三百萬貫。”
“那就是說,將近七成的收入都被充作了軍費。”趙桓喃喃自語道:“今年,今年的日子不好過啊!”
提到錢,張邦昌愁眉不展,道:“由於金兵南下,河東路、河北東西路下屬的州縣大多誤了春耕,收成可想而知。而陝西各路又在和夏國交戰,更是難以指望。夏稅的征收非常困難。”
趙鼎道:“不僅如此,由於戰爭,與金國、夏國和西域各國的貿易基本停止,至少要少收五百萬貫。”
何栗道:“裁撤廂軍,太急會誘發民變,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全部完成。而鄉兵和蕃兵大多在陝西境內,正在打仗,裁撤隻能向後推了。每名被裁撤的士兵至少要發五貫錢作為遣散費,以二十五萬人計算,這又要增加一筆費用。”
張邦昌道:“那個軍器監陳規,不知在作些什麼,三天兩頭的要錢,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啊!”
趙桓回到座位上坐下,突然感到極為疲倦,堅持著說道:“有功夫,宰執都可以到軍器監去看一看,他們正在做事關國運的大事,需要的錢物必須滿足他們。唉,誰能借給朕一些錢就好了。”
借錢?
官家還需要借錢?
官家要借錢,向誰去借?
趙桓似乎想到了什麼,就是抓不住,他看看宰執們,那些人也在怔怔地看著他。
突然,靈光乍現,腦海蹦出“銀行”兩個字。現在,國家以銅錢作為貨幣,大額交易,動輒十萬二十萬貫,運輸極不方便。蜀地出現了“交子”這一最早的紙幣,但是也隻限於蜀地而已。成立銀行,發行紙幣,可以大量回收銅,用於武器製造、工業發展。而且,成立銀行,必將極大地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趙桓梳理一下思路,道:“朕有一個想法,能不能成立由國家管理的錢莊,發行類似交子一樣的紙幣。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由國家來做這件事情,百姓也相信,應該不會引起太大的波動。如今,國家年年開礦,製錢卻是年年不夠用。聽說,許多藩國直接用我們大宋的製錢作為流通貨幣使用,而國內的不法商販收集製錢融化製造銅器,一本萬利,屢禁不止。發行紙幣,就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了。而且,軍器監會需要很多銅用來生產武器,看來,必須這樣做了。”
官家一個主意連著一個主意,以張邦昌為首的宰執,真是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跟不上官家的思路啊!
不知不覺,已近午時,趙桓吩咐宰執們就在殿內用膳,然後接著議事。
午時兩刻,大宋官家趙桓在垂拱殿與宰執共進午膳。
下午,議事至未時末,決定成立“帝國銀行”,為籌建帝國銀行,定於二十日之後於上林苑,官家接見全國商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