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天還接著講《武帝本紀》嗎?”秦檜小心翼翼地問道。
最近,不管哪名學士侍講,趙桓聽的都是《史記》中的《武帝本級》,聽得多了,心得越多,糊塗的地方也多了。
趙桓今天精神不佳,不想再聽,隻想找個人說說話。他悠閑地躺在搖椅裏,道:“你以為,司馬遷如何?”
秦檜不假思索地說:“作為文士,他是中華民族留下了一部偉大的作品;作為史官,他為後人開創了一種最有效的表述曆史的方式;作為臣子,他是所謂的忠臣,可是,臣卻不取他這一點!”
“哦,”趙桓陡然來了興致,“說來聽聽!”
“作為臣子,為主上分憂乃份內之事!讚譽歸於主上,損毀以一身擔之,才是正理。象司馬遷那樣,一意孤行,令天下世人、後世子孫盡知武帝之失,其心可誅!”秦檜侃侃而談,義正詞嚴,那一刻,仿佛人世間的道理全在他這一邊似的。
“好,講得好!”趙桓起身坐到正座之上,“來人,看茶、賜座!”
秦檜躬身謝座,端正地坐好,茶杯連碰都不碰一下。
“《武帝本紀》為何簡略若此?”
秦檜道:“據後世諸家考證,《史記》中的《武帝本紀》一篇已流失,現在的內容是後人從書中其它部分摘抄出來的,所以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是了,理應如此!”趙桓啜了一口茶,“最近外麵都有些什麼議論啊!”
“陛下英明神武,臣子們無不欽佩萬分呢!”
“如果都是這樣的話,不說也罷!”趙桓淡淡地說道。
秦檜心內一冷:官家有一個脾氣,口氣越淡,便證明怒氣越大。觀察了很多次,無不應驗了這一推斷。秦檜可不敢惹官家不快,連忙道:“臣聽說,有些臣子對陛下重視軍隊,輕視文臣,頗有微辭!而且,陛下自登基以來,政事上多有更張,一些人認為,陛下有些漠視祖宗家法呢!”
趙桓隻是聽著,未做表態!
“據說,宰執中有人在推波助瀾,想借機打擊李綱!”秦檜咬牙說道。
“知道是什麼人嗎?”
到底說還是不說?
秦檜猶豫著,瞬間他已拿定注意,順手擦了擦汗,堅定地說道:“臣認為,吳敏、唐恪、耿南仲三人聯係得過分緊密了!”
這還了得?
先不說李綱是必須保全的人物,作為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大臣結黨。大宋立國以來,黨爭不斷,國家有限的實力就在黨爭中慢慢消耗著。不能不說,黨爭是大宋屢戰屢敗的一大原因。
趙桓不想再蹈先人覆轍!
他盯著秦檜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由你去查,要有確實的證據!”
“臣領旨!”秦檜似乎還有話沒有說,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這人聰明,不是一般的聰明啊!
趙桓心裏暗自讚歎,道:“擬旨:著秦檜守禦史台侍禦史一職,望其忠心辦事,不負朕心,欽此!”
秦檜任職翰林院,幹的就是擬定旨意的差事,今天,擬定的旨意關乎自己晉升,這還是第一次遇到。秦檜表麵還從容,跪倒領旨謝恩!
趙桓照常勉勵一番,最後說道:“好生去做,辦好差事,朕斷不會讓你沒了下場!朕也不是耳軟之人,愛卿是什麼樣的人,朕還是清楚的!”
秦檜感動得眼淚橫流,竟至說不出話來!
秦檜去了,去調查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
趙桓決定,用秦檜這樣的小人去辦一些君子不能勝任的工作!他也沒有想到,秦檜做得非常之好,而且一幹就是二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