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結晶第一節PART147(2 / 3)

“是的,莫迪先生,這又是一個重大發現,太令人興奮了,這看來又是一篇完整的太經古文。”胡成說著用手挖出這塊幾乎有三張手掌大的石板。

“真的棒極了,跟著你的腳步,我們總是能有重大的發現!”

“不,這都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胡成回道。

“哦,胡先生,看來你是過謙了,沒有你,我們恐怕要很久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唔,方向,有時候方向才是最重要的。”這位滿麵蓬鬆胡子的莫迪,摘下墨鏡朝著胡成投來如炬的目光。然而,這樣目光投來的不僅僅是讚許,也有這份意思之外的“特殊關注”。

胡成知道他在考古隊伍裏的舉動都逃不過來自周圍的監視,如果說整個考古隊的每一個位成員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活躍地彼此交流並進行默契的協作,那麼,毫無疑問自胡成卻又是這支隊伍成員之中不“自由”的那一個。在這支考古隊伍中看似所有人都被一視同仁,胡成更是位受到尊敬的特殊專家,但胡成的身份與其它的“隊員”的身份其實涇渭分明。因為,這些看似考古學者的成員其實都屬於同一個組織,雖然他們個個精通考古方麵的相關知識,學識也非常的淵博,但考古才不是他們的老本行,這些所謂的“學者”其實都為了他們最高的信仰而從事一係列的考古發掘工作,胡成能參和其中隻不過是因為他本人有重要的利用價值,否則,可以想像,憑一位普通學者的身份,胡成一輩子也不可能與這個神秘組織扯上任何關係。當然,倘若情況如此,這對胡成來說也許算得上是一種幸運,至少他不會像現在這樣,竟然因為偶然才涉入的未知領域而與危險扯上關係。

胡成先前對這一點當然毫無感知,隻當這些學者是來自世界各地並且為了共同目標而走到一起的誌同道合者,直到一位神秘人的出現,胡成從其那裏聽到的故事的另一版本,以及他對自身的深入了解,他才漸漸意識到自己已經卷進了一個無法逃離的危險漩渦。

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胡成拚了命也會撇清與這個神秘團夥所扯上的任何關係,並盡可能地遠離這種會給他帶來危險的研究,但剛才說過,他義不返顧地投入其中必有因由,而且,隨著這份研究的不斷深入他還想透了另一點,那就是,如果他想繼續有重大的發現,就必須靠近漩渦的中心。靠近這個漩渦的中心雖然危險越大,但他也將得到的更多。常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胡成就是這樣可以為了目的,將這條道理付諸實現的人。

而且,事實也證明胡成的冒險是值得的,因為這個組織掌握了大量的實體資料,這些信息是研究不斷深入的唯一手段,而這些信息是僅憑胡成一人之力無論如何也無法收集到的。到了這裏,我們或許會問,既然這些信息如此之機密,為何這個神秘的組織還要邀請一位與此事無關的東方學者加入,難道這樣做不會讓他們正在從事的秘密事項公諸於世嗎?

事實上胡成還真的無法將這些秘密公諸於世,更是從這點開始領會到潛藏在他身邊的無形危險,而要說到這份無形危險,這還要從胡成開始涉足這個未知領域大致說起。

起初胡成已經十分清楚,他從事的研究是被考古界默視為禁忌的領域,但禁忌畢竟不代表有即時的危險,他也從來不相信從事禁忌領域方麵的研究會為自己帶來何種人身上的危險,作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胡成也從來不相信能有什麼反動勢力、牛鬼蛇神能夠阻撓人類對真理的追求以及曆史真相的發掘,這樣的思想也是胡成敢於涉足這個領域的最初動因。

隨著他偶然涉足的研究的慢慢深入,更在此過程中承蒙一位貴人相助,胡成對太經古文的研究工作可謂頗有小成,到了這一步他也想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一些有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一位學者來說,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拓寬人類知識疆域本來就是一位學者從事研究的意義。

但是,意想不到的是,胡成在這個時候卻遇到了最不可思議的困擾,雖說他還沒能提供大量的實體證據,以此來證明他從事的研究的重要性與正確性,但這些稍有小成的成果卻未能激起任何注意,他寄出的一些相當有份量的文章就如同泥牛入海,在學術界之中毫無響應。胡成開始還以為,或許他的發現還欠缺有力的相關證據,相關權威機構才不會對未被證明的領域感興趣,貿貿然就將他的“成果”刊登在代表正規學術成就的刊物上。也就在這個時候,一支“考古隊”出現在他的麵前,而且他們的研究課題正是胡成從所從事的研究工作,這讓胡成喜出望外,他無疑像是找到了知音,於是,在眼前這位莫迪的誠邀下他毫不猶豫便加入了這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