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綠的竹箭帶著一條碧光飛來,納蘭玲玲神情惘然,絲毫不知危險降臨,周圍的群眾驚怕得叫出聲,一片騷動。納蘭玲玲好奇轉頭,頓時大驚失色,那箭飛來的速度太快,就在眼前,躲是沒辦法躲的了,況且自己一個女子,什麼功夫都不會,怎麼躲。
站她身邊的舒歌頭微微側過,雙目凝神,眉宇間一道氣息筆直衝向竹箭,那氣息力量並不強,但速度極為淩厲,使得竹箭剛指在納蘭玲玲胸口,便失了後繼之力,啪嗒落地。
納蘭玲玲長長籲出一口氣,海風一吹,這才發現背後一片涼意,驚出了一身虛汗。
周圍群眾不知所以,都以為竹箭的力度隻能飛出到納蘭玲玲身前,紛紛表示她今天運氣好,要不就中傷了。說後都向著竹箭飛來的方向指責不已,村口又有七八個孩童向那個方向衝去,一派亂哄哄景象。
舒歌拾起竹箭,仔細端詳。這把竹箭架子尚小,顧名思義,箭身是一棵細小的翠竹,尾端鑽有四個小孔,難怪迅猛飛來時會發出清嘯的響聲。唯一奇怪的是,箭尖並非金屬,隻是被人工削成竹尖,並不是特別鋒利,如果要暗箭傷人,顯然不必如此,又有聲音又不鋒利,除非這個人對自己的潛行的本事特別有信心。
但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因為依看這一箭的本事,這裏至少有四個人會讓他無所遁形。
舒歌拿著那支箭,奇怪問:“你們有人見過這樣的箭嗎?”
周圍村民異口同聲:“見過。”
這讓四人一下覺得詭異莫測,這可是響箭,一般來說,隻在戰爭時作為信號可用。平常村民哪裏會有?而且若拿來殺人,豈不是相當於提醒別人這有危險?在他們看來,除了打仗時射天上的響箭自由落體時剛好栽某人頭上將其戳死,其餘能被響箭殺掉的,舉世還未聽說過。況且,前一種情況的發生,要麼是蒼天無眼,要麼是響箭有眼。
莫辰走上前,接過舒歌手中的竹箭,神情嚴峻,道:“這箭顯然從遠方射來,兩次都照準人而發,而且都對著女子,真是陰險。大家把箭認清楚,以後定要留意,這樣的竹箭可不是一般的箭。”
眾人回答:“是,這是響箭。”
莫辰嚇得倒退一步,問道:“你們怎麼這麼了解?”
眾村民齊聲回答:“因為我們都有。”
說罷紛紛從腰間拿出三四支響箭。
莫辰倒吸一口涼氣:“好哇,你們都是一夥的啊。”
一個村民說:“外地人,你在說什麼啊。這是我們的習俗,每當十月甘三,我們村子都會舉行一次射箭比賽,我們這雖然臨海,不打獵打仗,弓用的少。但在我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很多爺爺之前,是沒這個村子的,並在穀溪城內。那時整個穀溪大都是依靠橫斷山脈的獵物生存,我們隻不過後來遷移到了海邊生活,但不能忘本啊,所以年年都會舉行射箭比賽,既然是娛樂性的賽事,響箭才有噱頭嘛。”
莫辰端詳那竹箭,構質可說比較精細。還有竹木箭尖,很難與殺人劃上等號,可是還是不明白,問道:“都差點傷到兩個人了,你們這比賽一點都不娛樂,真是高危節目。”
此刻納蘭玲玲已經回緩過神,聽莫辰話後道:“不,往年哪有這種情況,弓場離村子有一段距離,而且周圍設有護欄,箭哪射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