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自得知關寧軍已和闖軍勢成水火之後,還未到晌午,清軍就放棄了和闖軍一關之隔的地理位置,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撤離了居庸關,朝山海關的方向奔去。而與此同時,闖軍的探子發現清軍撤得如此幹淨便欣喜若狂地向闖王報告去了。這場三方博弈天下的大戰才真正拉開序幕。
書房裏,李自成正在批閱劉宗敏送上來的征餉報表。突然聽到清軍撤離的消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這幾天他一直在擔心這批不速之客的目的,居庸關的親兵就好比是韁繩一般,牢牢地住著他那想要拿下山海關的臂膀。
“清軍已經完全撤離居庸關了嗎?”李自成微微皺起了眉頭。
“是的!”探子非常肯定地說道,“撤得一個人都不剩。”
“真是奇怪啊?”在欣喜之間,李自成也流露出了一絲擔憂之情,因為清軍的舉動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他望著桌案旁立著的劉宗敏問道,“你說,這清軍,一會兒來又一會兒走的,是幾個意思?”
“皇上,別擔心了。”劉宗敏覺得李自成有些過分緊張,連忙安慰道,“我看那幫辮子原本是想趁亂入關,然後被我們的兵力嚇跑了!”
“恩。”李自成點了點頭,對劉宗敏的觀點表示讚同。
“那咱們就發兵吧!皇上!”劉宗敏見後顧之憂沒有了,立刻向李自成建議道,“吳三桂在山海關總是個隱患!”
“好!”李自成立馬拍案同意,但是也不忘囑咐道,“我們隻是要威懾吳三桂,最好不動兵就讓他降。”
“可是,皇上!”聽到不動武這一要求,劉宗敏十分犯難地說道,“這個龜孫兒連他老爹的命都不管,恐怕不是那麼容易被唬住啊。”
“他不是不管。”對於劉宗敏的疑問,李自成思考了片刻後,點破了吳三桂的用意,說道“他就是想管,才特意說和他爹決裂的!他以為這樣我們就不會動殺心。”
“哼,他不是大明忠臣嗎!?他不是‘勇冠三軍,孝聞九邊’嗎!?”聽到李自成的解釋,劉宗敏不屑地冷笑地建議道,“老子就把他爹和大明太子帶到陣前去!看這廝還敢不敢占著山海關!”
“這樣…太絕了吧。”聽到這麼狠毒的建議,李自成皺起了眉頭,搖搖頭道,“強扭的瓜不甜啊!”
“管他甜不甜啊!”對於李自成的猶豫不決,劉宗敏有些急地走到桌案前,狠狠一拍驚醒遲疑中的李自成。然後,為這個幻想不動兵就解決山海關問題的君王提醒道,“先把山海關拿下來才是要緊的!鬼知道清兵什麼時候又來!”
一提到“清兵”二字,李自成眼睛突然一片雪亮,他立馬反應過來,同意道:“好!拿下山海關要緊,你把人質帶過去。”
“那?我帶都少兵馬去?”得到李自成的首肯之後,劉宗敏立馬詢問起行軍規劃來。
“你先帶七千先頭部隊去給吳三桂施加壓力。”李自成思忖了片刻之後,說道,“我再率軍二十萬後續部隊跟隨你,吳三桂能降固然好,如果一定要大動幹戈的話,我便來支援你!其餘人等留守北京以備清軍偷襲。”
“是!”劉宗敏利落地領命,隨後便準備轉身執行軍令。
“等等!”考慮到劉宗敏暴躁的性格和對吳襄的態度,李自成眼神複雜的把他叫住,微笑著囑咐道,“記住,我們的目的是震懾住吳三桂,不可衝動行事。”
“好!”劉宗敏點點頭,然後轉身離開了上書房。
陽光直入那已經被查抄多日的吳府,這段時間沒有人打掃,原本光潔無比的板磚上敷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在這刺眼光線下泛起奇異的光亮。大門沒有被封上,隻是掛著兩個很不結實的白條,上麵還歪七豎八寫著“比餉鎮撫司”幾個大字。門口有幾個打著哈欠站崗的士兵,偶爾也負責給這間府院內的人送飯,畢竟是大將軍吩咐過了的,還是不要怠慢為好。
“姨娘!?”窩在被子裏養傷的小孩嗚咽地問向床邊的女子,“我爹爹到底什麼時候回來啊?”但意識到自己已經問過無數遍這個問題了,不等床邊的女子做出反應,他便不好意思地將頭縮進了被窩裏。
“他…”看出了小孩的為難,她也不想讓他又一次的失望,便強撐著微笑解釋道,“可能路上出了點事情耽擱了呢。”雖然她臉上掛著笑容,但是那美麗雙眼裏充斥的確實無窮無盡的惶恐無助。
即使聽到了答複,小孩也懂那是安慰,躲在被子裏沒有出來,隻聽到難過的啜泣聲:“我爹爹…是不是…不要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