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雨飄渺(1 / 2)

崇禎十四年春,鬆錦之戰畢。大明九邊精銳損失殆盡,關寧錦防線徹底崩塌。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寧遠總兵吳三桂退回寧遠。之後,關外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大明王朝再無收複遼東失地的可能。

而對於這個王朝更可悲的還不是常年的戰亂致使國庫空虛,而是朝中的貪腐帶來民聲載道。它的君主為了撐起這支離破碎的江山,實現中興之主的美夢,隻得年年加稅。此時,國家內部已千瘡百孔,穀城張獻忠再度反叛,商洛李自成死灰複燃。

白日裏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在夜裏居然有一種茫然而淒楚的味道,仿佛在哀悼曾經的恢弘氣勢。燭光的影子透過鏤花窗散落屋外,昏黃的斑駁隱約印出伏案奮筆人形。

又是一宿未眠,這個王朝最後的主宰者未至不惑就已兩鬢斑白,眼窩深陷。早至的蒼老透露出他對振興這個王朝深深的渴望,而眸中的暗淡卻暗示著他江山已是風雨飄渺。

“父皇,您還是早些歇息吧。”黃衣少年關切地開口,眼睛卻始終沒有直視自己的父親,也許是擔心突如其來的遷怒。

“你為何還不回寢宮?”聽到自己兒子的聲音,埋頭批文的中年人驀然抬頭道。確實是太專注了,一直都沒發現有人在案前整整站了兩個時辰。慢慢的,驚訝轉變為落寞,中年人緩緩垂下眼瞼,帶著一絲怨氣與無奈,喃喃自語:“錦州沒了,洪承疇降了,祖大壽降了,都降了,一個個的沒一股氣節就都降了。”黃衣少年仿佛習慣了自己父親這幾日的怨怒,安靜地立在一旁。

“還有各地流民的反叛。”中年人意識到自己對鬆錦之戰慘敗已叨絮過多回,看著兒子低頭不語的表情,無奈地轉移了話題,可發現兜了一圈還是繞不過國家支離破碎的現狀,他苦澀地笑了。

立在一旁的少年聽見父親不在重複關寧戰事,長籲一口氣,眼睛裏又恢複了雪亮。他抬起頭稚氣地安慰:“父皇莫急,兒臣以為百姓揭竿而起是因賦稅太重,父皇隻要輕徭薄賦。”

“若是如此,何來糧餉與關外將士。更何況朝中眾臣黨派錯綜,怎是你一句輕徭薄役就擺平的。”中年男子閉目搖首氣憤地打住。“你還是這般朽木不可雕也!出去。”

少年惶恐地跪下,慚愧的低頭,不敢直視父親的怒目“兒臣知錯,兒臣知錯。是兒臣太無知了。”他的確無知,可他還是太小了,所知的僅有那師傅所教的所謂的治國之道,遠不知朝堂險惡和守業之難。漸漸的,少年卸下了強撐的穩重練達,露出了孩子的本性,輕聲啜泣。這幾他無時無刻不籠罩在父親責罵諷刺的陰影下,坐立不安,他,真的好累。

望著伏地流淚的兒子,疲憊的中年人暮然露出慚愧的神色。“時候不早了,回去歇息吧。”輕聲的吩咐散落在黑夜中,隻剩下燭火吱吱燃燒的聲音。他愧疚,他的兒子頂著儲君的頭銜,他卻不知自己能否給他繼任的可能,即使能,給他的又是怎樣的一個江山呢。他責備他的幼稚,可是卻清楚他的奮進。剩下的隻有愧疚和無奈。

少年低頭拭淚,默默的退下。偌大的宮室隻留下死寂一片,中年人輕輕歎了口氣,茫然地望著窗外直到天微微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