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搞調查研究,什麼都敢往外講,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始皇帝在天有靈,看到跟他同樣混蛋的接班人,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事關李斯生死的時刻到來,胡亥鬼使神差的說起一件事:“有丞相為國操勞,朕心甚慰,聽郎中令多次談及,丞相的長子李由在三川郡幹的不錯,朕準備擬詔,讓他回鹹陽任職,好讓你們父子團聚。”
胡亥的話有個重點,他的消息來源於趙高,為什麼趙高要替李斯美言?這不是奸賊應該做的事情,除非他令有所圖。而且趙高的話純粹是信口開河,李由所在的三川郡分明是起義的重災區,更顯得他動機可疑。
李斯來不及想這麼仔細,愛子心切的他把兒子身陷敵窟的事情向胡亥和盤托出。胡亥知道李斯不能拿兒子作假,這才相信起義確有其事,馬上責怪李斯為何不早報。
還沒等李斯開口,沉默半天的趙高突然雙膝跪倒,匍匐在地,開始畫龍點睛:“請陛下恕臣徇私之罪,李由通敵賣國,和叛賊連成一氣,丞相怕被降罪,所以威脅臣代為隱瞞。”趙高真是煞費苦心,原來在這裏等著李斯。
胡亥震怒,拍案而起,江山永固的美夢頃刻間化為泡影,帶給他壞消息的是李斯,做這件壞事的人是李斯的兒子,他沒有平亂的本事,隻能拿李斯出氣。
李斯下獄了,趙高親自給他定的罪:通敵叛國,腰斬棄市,誅殺三族。
人有什麼樣的恐懼,就會撞見什麼樣的鬼。李斯誰也不埋怨,包括趙高,他很清楚自己是罪有應得。他隻是為大兒子惋惜,李由明明是為國捐軀的烈士,卻因為父親的拖累,被扣上賊寇的歪帽子,做鬼也抬不起頭。
李斯對菜市口已經很熟悉,他曾經在這裏監斬過很多人,審判者到被審判者,決定權永遠掌握在曆史手中,永遠被人民操控,你可以不信,但不能否認。
刑場上人聲鼎沸,觀斬大秦丞相的機會不多,人群爭先恐後,這就是芸芸眾生。李斯放聲痛哭,他發現自己從未過上想要的生活,和兒子在上蔡老家逐狗追兔。他錯過了人生不該錯過的,得到了人生不該得到的,明白了就好,下輩子知道該如何做人。
李斯把生前的最後一眼留戀,投向監斬台上的趙高,目視那張陰毒的麵孔,他破涕為笑,在心裏送出血咒:宜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曆史的發展似乎和李斯的初衷事與願違,趙高依然鴻運當頭。王離兵敗巨鹿,章邯投降項羽,趙高向來把告急文書當作喜報來讀,這些消息讓複仇在望的他興奮不已。
趙高在書案上不停翻弄,希望查找更多秦軍失利的戰報,有樣東西吸引住他的視線,一封陌生男人的來信:
尊敬的中丞相,您好!
我叫劉邦,是起義部隊西征大軍的最高領導人。對您仰慕已久,奈何造反繁忙,一直無緣拜會,特修書致歉,敬請海涵。
在我心中,天下英雄唯丞相與邦爾,何不你我聯手,共謀大事?如果丞相誅胡亥於朝,他日入關,我願與丞相分而為王,同治關中。
口說無憑,立字為證,萬望丞相勿拒,劉邦靜候佳音。
每個人都會迷失自己,趙高也不例外。他無法拒絕劉邦的循循善誘,做出了人生最盲目的選擇,要親手摘掉自己的護身符。而他這麼做的原因實在讓人捧腹,居然出自太監稱王的笑話。
放下書信,趙高喝來左右:“命鹹陽令速來見我,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