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 殺人者人恒懼之(2 / 2)

做完這一切,趙高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滿足。有什麼比屠殺始皇帝的孩子,更令他解氣的事情?讓始皇帝斷子絕孫,這是他揮刀自宮時的詛咒,如今幻夢成真。

趙高的收獲遠不止這些,想到的、想不到的好處,紛紛從天而降,躲都躲不開,把他砸的哇哇亂叫。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規律,人們對殺人者的好惡,取決於他殺人的數量。殺的人越多,懼怕你、敬畏你、順從你的人也越多。

這個始皇帝才懂的道理,趙高現在也懂了。始皇帝死了,趙高呢?他沒有功夫想這麼深奧的問題,每天來巴結他的人太多,他實在窮於應付。就連李斯也來了,還搖著尾巴。

說實話,李斯的眼界極高,他看入眼的人,少之又少。趙高之前,他隻知自己,而不知有別人,是趙高教會他這山望向那山去,一山還比一山高。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李斯是個識時務的人,看不起太監的觀念已經從他腦中徹底抹去。見識過趙高殺人的手段,他才知道害死韓非的行為根本不值一提,在趙高麵前簡直是小兒科。

李斯想不通趙高如此熱衷殺人的原因,因為在他之前從沒有太監這樣做過。想不明白的事情,李斯不願去動腦筋,他隻知道趙高很血腥、很可怕,連皇室成員都能下手,還有誰是他不敢殺的?

麵對凶殘的變態殺人狂,你會選擇做他的朋友,還是他的敵人?大秦帝國的丞相,垂著花白胡須的李斯,公然向趙高點頭哈腰,這是值得曆史珍藏的畫麵。

然而,李斯犯了一個邏輯性的錯誤,跟殺人狂做朋友或者敵人都是愚蠢的行為,聰明的選擇是拔腿就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已經沒有機會重新來過。

根據曆史的經驗,李斯和趙高隻要合作,就會有人遭殃。第一次是扶蘇,第二次是蒙氏家族,這一次又會是誰呢?

李斯對趙高安排的下手對象很滿意,雙劍合璧的威力如此巨大,當然不能去殺些阿貓阿狗的角色,他們要清洗秦朝的吏製,把本土派連根拔起。沒有人比李斯更清楚,這是多麼浩大的工程,他為之奮鬥幾十年,至今仍沒有成功。等他和趙高一起麵對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趙高已經無聲無息的完成了一半。

本土派能夠經久不衰,全靠他們頭上的保護傘,那些皇室宗親,王公貴族,趙高血洗皇族,無形中使本土派變的無依無靠,成為漂泊的浮萍,隨時會被風浪拍打。這是巧合還是趙高的預謀,李斯無從知曉,他隻想把工作幹好,免得趙高遷怒於他的腦袋。

李斯從來不知道打擊本土派的方法可以如此簡單,趙高手持秦朝官員的花名冊,看誰不順眼,就讓李斯為其編造罪名,然後拿起胡亥的玉璽,蓋章生效。這是太監還是皇帝?李斯有些眼花,他從趙高身上解讀到偉大的含義。

肅清本土派的工作接連持續了幾天,終於出現了問題。李斯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他搜腸刮肚也想不出有新意的犯罪理由,致使清剿工作一度擱淺。

趙高陰沉的麵容,在提醒李斯失去利用價值後的下場。李斯嚇的手腳發軟,胡子亂顫,臉上卻露出笑容。在強大的壓力下,他腦子裏靈光閃現,想出個令人拍案叫絕的主意,還有什麼比株連相坐更能輕鬆搞定所有官員?

趙高和李斯珠聯璧合,搭檔默契,遭到肅清的本土派官員不計其數,元老大臣盡數被誅。由他們牽扯出的奴仆隨從之流,也都無一幸免,紛紛斷送性命。

這場清除異己的行動使鹹陽血流成河,政局混亂。始皇帝埋藏的那顆社會動蕩不安的種子,正在拚命的汲取養分,等待生根發芽的時機。

別讓農民沒路走,否則江山要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