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2 / 2)

始皇帝已經被自己蒙蔽,身邊的人又不願點醒他,我們看了都著急,實在為大秦的天下擔憂。好在不出一年,他就會遇上命中的“貴人”,是繼續在功勞薄上睡覺,還是如夢初醒、勤勉治世,他隻剩下最後一個機會。

我們隨著始皇帝的禦駕,來到泰山之巔,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放聲吟誦杜詩聖的千古名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天空仿佛被拉近,胸懷變得無限寬廣,心靈與自然契合,入神端而物我兩忘。在這種空靈至虛的狀態,我們的耳邊隻能聽到一種聲音,始皇帝在咆哮:“統統給我閉嘴,朕的天下,朕說了算。”看來有人不長眼睛,破壞了始皇帝的好心情。

封禪儀式從古代沿襲至秦,形成了一套龐大的祭祀步驟,始皇帝召來主持慶典大禮的儒生詢問祭祀過程。自秦朝以來,由於始皇帝法理治國,儒家的地位每況愈下,學儒的受社會尊崇的情況也一落千丈。難得有個在始皇帝麵前表現的機會,儒生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為了突出自己,編造了很多繁文縟節。

始皇帝感覺儒生們的很多舉措難以實施,並且實在無法忍受喋喋不休的爭吵,終於大發脾氣,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封禪。他這種霸道的做法,不符合儒家的禮訓,許多儒生都心生不滿。始皇帝對儒生的迂腐又何嚐不厭惡至深,既然雙方都沒有什麼好感,焚書坑儒的禍根就此埋下。

月明、風清、塵星點點,對夜晚來說,這絕對是個好天氣。但是,如果人站在泰山玉皇頂上,再好的天氣,你的感覺也隻能有一個,寒意刺骨。

始皇帝已經用厚厚的棉被,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還是禁不住山風的侵襲,身體瑟瑟發抖。都怪他趕走群臣,說要露宿在山頂,以天為被,以地為榻,好好跟他的天父說說知心話。

多麼漫長又難挨的寒夜,始皇帝經受住了考驗,至少在群臣上山接駕的時候,他尚未被凍成冰棍。盡管仁慈的天父沒有現身,他還是杜撰了跟天父對飲酬歡情景。群臣聽到此言,頓時匍匐於地,叩拜天父、叩拜泰山、叩拜始皇,“萬歲”之聲響徹東嶽之顛。

天下臣服於腳下的感覺,湧動在始皇帝的心頭,用一夜的嚴寒換來這些,值了。

從泰山歸來,始皇帝繼續東行,經黃縣、月垂而至渤海之成山,終達琅邪。泰山一夜令始皇帝感染風寒,他在琅邪靜養三月,待身體好轉便取到彭城,及南郡,歸武關而還鹹陽。

因為身體的不適,始皇帝這次遊曆未能盡興,但他戀戀不忘百姓愛戴、眾臣簇擁的感覺,決定翌年再次東巡。天下大定後的生活太過平靜,始皇帝的人生如果沒有波折又怎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