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暮雨瀟瀟江上村(1 / 2)

夕陽幾時盡,暮雨灑江天。風波不平人間事,古來能有幾人醉。

滄州,如它的名字一般,滄桑,斑駁。曆史的轍輪,給這個古老的地域,抹上了一絲神秘。

在這片土地上,流傳了許許多多的傳說,一個個英雄的事跡,埋葬在這山水之間。

也許不再被提前,但是從未被忘卻。

戰火烽煙起,金戈鐵馬來。

亂世浮雲動,國破山河嶸。

……

有詩曰:滄州憶,最憶是江陵。三秋桂子,十裏桃花,煙雨朦朧,能不憶江陵。

江上村,大宋帝國滄州江陵行省北隅的小漁村,倒不是因為村裏人的姓氏是江,而是因為臨烏江而居,故名為江上村。

村裏人大都是逃避戰亂,幾十年前從各地陸陸續續遷徙而來,如今大約也有幾十戶人家。民風純樸,與世無爭,大有世外桃源的詩意和畫境。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江上村的村民,主要以打漁為生,但是如果碰到淡季,就不得不到深山之中,打獵,砍柴以此維持生計。

江上村背靠岐山,但是因為岐山地勢險惡,再有就是岐山魂獸聚集,凡夫俗子在裏麵,寸步難行。所以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會進入岐山。

南域以岐山為界,分為嶺南,嶺北。

而烏江又在岐山之南,又喚為南江,岐山之北的弋江則喚為北江。

在距離江上村幾十裏有一個小鎮,喚為寧安鎮。

鎮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方圓幾十裏爾,不過在這南隅一方,也算得上是富甲一方。更重要的是江陵原來的武府就坐落在寧安鎮,雖然現在隻是斷壁殘垣。

武府,大宋帝國建立的修煉府邸,從帝國首都到地方行省再到城市,一共為三層,分別為至尊武府,聖武府,武府。

無非是網羅天下武學人才,為帝國效力罷了。

但是武府能提供修煉資源,讓天下修士趨之若鶩。當然,進入武府的要求也異常嚴苛。一旦進入武府,不僅不用擔心修煉產生的龐大開銷,而且進入武府就等於有了貴族的身份,之後還會得到封蔭,大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味道。

至於為什麼江陵的武府原先坐落在寧安鎮,倒也是聽過別人談及過,據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已經飛升的封號武帝,才把武府建立在他的家鄉也就是寧安鎮。最後不知道多少年以後,被戰火波及,隻剩下殘磚斷瓦。

最後,帝國舍棄原址,另建武府於江陵城。原來的寧安鎮武府舊址,被改建成了一座寺廟,喚為:大日塔。

舊人已不再,人間能有幾人憶。

誰也抵不過世間滄桑變化。

……

此時,日已漸西。

晚霞染紅了天邊與江麵,在那江天相交的地方,一輪紅日,嫣然了眾生。

醉夢江山君莫笑,世間能得幾回見。

漁船搖曳著燈火,江浪拍打著焦岩。

鷗鳥盤旋,江風輕撫。浪花翻滾,風卷殘雲。

“滄浪之水,踏歌而行,沉浮平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誰哼唱著不知名的童謠,悠悠蕩蕩,在江天之間,似乎訴說著往事如煙,別有一番傷感,湧上心頭。

江灘上,背著竹簍的孩童,俯身拾綴著貝殼,小蝦,蹦蹦跳跳,陽光活潑。

一串串的腳丫,被海浪卷去,於是便鑲嵌進了大海的心懷。晚霞,灑在江灘上,灑在孩童身上,灑在背簍上,灑在貝殼上……

恰如一幅水墨畫,勾勒出至美山河。

“牧雨哥哥,你看我手裏的貝殼,好看嗎?”一個穿著淺色衣服的少女,笑容燦然,向一旁的少年問道。

牧雨放下了手中的貝殼,抬起了頭。

迎著夕陽的餘暉,少女手裏的貝殼,恰似如一個星子,被懸掛在天邊

少女那美麗的容顏,若夢若幻,看得牧雨倒是有幾分癡迷。

牧雨摸了摸頭,憨笑道“漂亮,和嫣兒你一樣漂亮,不,我家嫣兒最漂亮!”

嫣兒一抹羞紅,把貝殼塞進了懷裏“哥哥,你真壞,不理你了。”

然後,她拉起放在一旁的竹簍,徑直離去。

牧雨在後麵追隨,兩人的背影就這麼被定格在了,夕陽之下。

多少年以後,牧雨再次來到這裏的時候,回憶起那時的畫麵,都不禁感慨萬千。

……

匆匆忙忙,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了村口。

村口,有一棵大梧桐樹,枝葉繁茂,如碩大的穹頂,遮蔽了半個村落。

有詩曰,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難道,梧桐樹上,真的有鳳凰?誰也不知道,但是現在是沒有的,不知道以前有沒有,或許以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