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二,花若不折不是花匠(1 / 1)

凡事無獨有偶,腦子進水的家夥也不光蔡侯、息侯這兩個,還有齊僖公的一對寶貝兒女齊襄公和文薑。

齊僖公的兩個絕色女兒都不是省油燈!

長女宣薑把衛國弄得國衰家敗,倫理失常,但為突出她兒子公子朔衛惠公,我前麵暫時請她靠邊,現也不打算詳述,隻略略介紹一下她的事跡:她被迫嫁給衛宣公後為他生了壽、朔二子,便對前任未婚夫、今淪為庶子的急子視為眼中釘,與幼子朔聯手向衛宣公誣陷急子,說他調戲宣薑並揚言要殺害她們母子,致使衛宣公派人殺死急子,並饒上公子壽;N年後,齊襄公派兵護送公子碩回衛,宣薑又與衛國眾臣合謀,“杯酒”灌醉公子碩後與他同房,回敬九泉之下的衛宣公一頂具有烝母意義的綠帽子。

那麼次女文薑呢?更出格!不僅搞兄妹戀,為她丈夫魯國國君魯桓公戴上一頂綠帽子,而且致使魯桓公一命嗚呼,並讓齊國發生動蕩,險些國將不國。

且說文薑長相,和息媯比起來,又別有一番風韻:秋水為神,芙蓉如麵,比花花慚愧,比玉玉不香。又能舞文弄墨,博古通今,出口成章,而且句句動情。

女子,若單純隻是美,那是純美(蠢美);美而有才,才美;美而兼才智,則是至美(智美)。

文薑隻是才美,卻不智。

當齊襄公還是接班人時,叫諸兒。(巧了,與豬同音。)他和同父異母的文薑由於從小培養起來的青梅竹馬之情,加上那時沒有電視征婚節目和各種社交聯誼活動,兩人都沒怎麼見過外人,因此,諸兒覺得世上隻有妹妹好,而文薑也認為哥最有情。於是,他倆產生了超乎兄妹情的感情。

這下壞了,也亂了!

異乎尋常的兄妹情日久不避嫌,鬧得宮中沸沸揚揚,人人盡知,連齊僖公也當場撞見過,但他隻是輕責這對兄妹,不許他倆再見麵。

齊僖公不久為諸兒一下子娶了三個媳婦,諸兒見異思遷,漸漸淡漠了這段兄妹情。

魯桓公向齊僖公求親後,齊僖公喜出望外,當即應允。

偏偏這諸兒聽說此事後,舊情複發。他想到文薑即將嫁人,肥水豈不流入外人田了?於是心如刀絞,折了一枝桃花派人送給妹子,並附上歪詩一首:桃花燦爛,該摘不摘,鮮花便要插入牛糞,可惜呀可惜!

文薑最初剛被禁足時,有些不大適應,但隨著時間推移,她也漸漸平複下來。此次聽說要嫁給魯桓公,她原本很是高興,不想諸兒這首歪詩又讓她患得患失了,便也和他一首歪詩:桃花爛漫知君意,過這村豈能沒這店?來日方長,千萬別著急!

諸兒趁臨別之際,悄悄對妹子說:“千萬別忘記常回家看看!”

“放心吧哥哥,後會有期!”

於是,諸兒就這麼翹首相別,又總是翹首以待,結果連鼻子都翹得撅起老高老長。

諸兒即位後,成了大權在握的齊襄公,但文薑已是有夫之婦,而且這幾年齊、魯兩國為宋、鄭爭端鬧得關係緊張,齊襄公一時沒有借口同文薑相會,於是轉向周室求親。

不想這一下歪打正著!

周莊王將妹妹王姬下嫁齊襄公時,請魯桓公主婚。聽到這個消息,文薑那顆不安分的心又活動了,非要與魯桓公同行回國探親。

齊襄公聽說妹子要回來,大喜,忙預先設置了密室,並親自遠迎。

等接回文薑,兄妹倆心中早已春蟲蟲亂爬,什麼也不顧及,隻剩下蠢了!齊襄公將魯桓公一個人晾在賓館裏,帶上妹子借口回宮探望嬪妃,二人徑奔密室,而且關上門直到第二天中午文薑才出來。(不僅蠢,而且色膽包天!哪有這樣明目張膽偷情的?)

他倆的蠢,傳染了魯桓公。他於第二天下午在宮門口候出文薑後,邊走邊厲聲責問。文薑自然謊話連篇,被魯桓公一一駁倒。老魯說:“別蒙人了!俺都打聽得清清楚楚,你根本沒會什麼嬪妃,白天黑夜都在敘兄妹情!你等著,看俺回去怎麼收拾你!”

這話傳到齊襄公耳朵裏,他大吃一驚,發狠道:一不做,二不休!(得!這下老魯將變成武大郎了!魯什麼呢?山東盡是好漢,是好漢就不該吃眼前虧嘛!)

魯桓公回館舍後,立即命人向齊襄公辭行。齊襄公卻再三挽留,並當即在郊外擺下酒宴,敦請魯桓公赴席,他好“杯酒”要人命。

魯桓公拗不過,隻得硬著頭皮去了,還借酒澆愁喝了不少,結果喝得酩酊大醉。

在送魯桓公回來的路上,齊襄公讓齊國大將公子彭生充當西門慶。公子彭生記著齊魯大戰時曾挨過一支亂箭,此時一股腦算在魯桓公頭上。他在與魯桓公同車途中,趁其不省人事,將他像抻麵條那樣拉死了。除了流血,魯桓公沒一點外傷。

事後,齊襄公留下文薑,對魯桓公的侍從隻說他是酒後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