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四年,唐山樂平,有一對老夫妻平日裏樂善好施,為人忠厚,且又異常的謙遜和善。然而,兩老早已年過五十,卻始終膝下無子。為此,其夫婦二人平日裏虔誠信佛,多行善事善舉。
這一日中秋佳節,上午,崔讓與崔劉氏月英夫婦二人,為了求子,便到得北嶽廟裏燒香祭拜。
“相公,你說我何時才能為你生下一兒半女。”崔劉氏向崔氏問道。眼神中飽含著濃濃的委屈、愧疚與一絲不甘。尋常人家,夫婦倆人到這歲數早已兒孫滿堂,含飴弄孫,共享天倫之樂。崔劉氏每每見到這一場景,總會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絲羨慕。
“但求老天吧!”說完,崔讓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崔讓早已年過五十,說實話,他對於在他這個年紀能否生下孩子早已不報希望。他能理解妻子的心情,也能了解妻子心中的苦,他也苦,可是又有什麼用呢?
“祈求上蒼,賜我一子,讓我為崔家傳宗接代。”崔劉氏雙手合十,在心中默默的祈禱著。老夫妻二人相互依偎著,一步一步向家的方向走著。
這天夜裏,皓月當空,家家戶戶的成員聚在一起賞月,聊著家常。孩童們手中拿著糕餅,相互追逐,傳來陣陣笑聲。崔氏夫婦坐在家中,聽著外麵傳來的歡聲笑語,想著今天在北嶽廟中的所求,卻是食不下咽。
“夜深了,月英,咱們早些歇著吧!”崔老向崔劉氏說道。
“好的,咱們早些歇息吧!”崔劉氏低低的回道,默默地將桌子收拾完,兩人便上床休息了。
說來也怪,恰於當天夜裏,此夫婦二人共得一夢。
隻見夢中金光萬道,一眾二十位左右,銀盔銀甲打扮的天兵神將,各持劍戟刀槍圍繞四下兩邊,四周彩雲盤旋。但見一老者站立於虛空之中,此老者,其樣貌甚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隻見他鶴發童顏,白發白眉且又五縷白須,隨風飄逸。身著一襲白色錦緞道袍,腰係玉帶,足蹬雲頭皂角靴。右手執持拂塵,左手擎托一枚七寶玉龍腰帶,腳踏五彩祥雲。
二人見此情景,忽然福至心靈,跪伏在地。口中呼喊:“求老神仙賜我二人一子,吾等二人必定為您立上神像,日夜供拜。”此時老者向這夢中的崔讓夫婦二人,開口言道:“吾乃天上的太白金星。汝等崔氏夫婦二人,平素心存仁厚,樂善好施,廣行諸善,禮敬三寶,其功德莫可能量。今特奉玉皇大帝及地藏王菩薩之命,賜汝二人一子,以示褒獎。欽奉、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之命,特賜玉帝陛下,腰間所係七寶玉龍腰帶、玉龍神君,應劫下凡孝養二老。”
卻說與此同時,那雲中所站的太白金星,一邊說著,便一邊將左手所擎托的七寶玉龍腰帶,從空拋下。隻見那玉龍腰帶,化作一條數十丈開外的五爪翠玉黃龍,狂吟怒吼、上下翻騰著,駕乘起團團七彩雲霧,周身屢綻五彩炫光,直向這崔劉氏肚腹撲來。夢境至此,崔氏夫婦二人,忽然一同驚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