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筋抽肌
一種慘無人道的酷刑。用小刀割開肌肉,剔出筋用鉤鉤住並徐徐拉長,或者鉤住某條肌肉的腱部,往外撕拉。刑後,人即使不死,也會永遠殘廢。刀過無情想用挑筋抽肌法逼問薑步虛,但薑步虛的雙手突然間好似無骨的軟肉滑出了捆繩,腳鐐扣脛的鐵箍鉚釘也突然變形鬆脫繃飛,從而擺脫了鐐銬捆繩。(見臥龍生《蛟索縛龍》)
順風子
江湖黑話,指耳朵。
易容
改變人的形貌。江湖風清險惡,行走其中不得不或男扮女裝,或少作老相。易容最常用的手段是戴麵具,麵具有鐵製、木製等,一般醜陋無比。人皮麵具最為精致,據說能以假亂真。還有藥物易容,需花費較多的時日。最為徹底的是手術易容,可以完全改變人的形貌,其水平甚至超過當代醫學整容術。江湖上有名的大風堂堂主趙簡與助手上官刃以手術互相交換形貌,連他的兒子趙無忌亦無法識別得出。(見古龍《白玉雕龍》)
劍招用老
指某個劍術動作使完、做足。類似的說法還有“拳招用老”等。
說卦
《易傳》中解釋八卦性質和象征的篇名。即《十翼》之一。孔穎達疏:“說卦者陳說八卦之德業變化,及法象所為也。”篇中提出“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以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的命題。論證了“聖人作易”的宗旨在於“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為後來理學家高談道德性命的理論基礎。段譽認為他的師父孟述聖精通此學,顯然性情仁厚的段譽受說卦的影響也很大。(見金庸《天龍八部》)
遞門坎
江湖唇典,動手過招前自報師從門派之意。
結梁子
江湖唇典,指結仇。
結安答
安答,蒙古語,意為義兄、義弟。結安答即結拜兄弟。蒙古人習俗,結安答時要互增禮物。成吉思汗少時與劄木合曾結為安答,共同起事,橫行天下,但他做了大汗之後,為權勢之爭,卻親手誅除劄木合,郭靖與成吉思汗之子拖雷幼時亦結安答,及長卻成了領兵交戰的敵對雙方主帥。(見金庸《射雕英雄傳》)
唇典
一種特殊的語言訊號,江湖上人彼此聯係的一種特殊手段。亦稱隱語、行話、市語、方語、切口、春點、黑話等,是民間社會各種集團或群體出於各自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製的一些以遁辭隱義、譎譬指事為特征的隱語。在三教九流的社會中,禮節;行李包袱的捆紮和放置方位;茶具、食具的擺設;個人的行、止、坐、立姿態相互輔用,都表達著主、客雙方一定的心願和意圖。但這些還很不夠,最終仍需要通過隱語來徹底表達雙方的意思。
唇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三種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諱而形成的市井隱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以其它字語代替。二是出於回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隱語行話。如舊時東北的響馬稱姓“楊”為“犀角靈蔓”,稱姓“何”為“九江八蔓”,稱姓“冷”為“西北風蔓”;當代香港黑社會以“四**”稱“大路元帥”亦即“副堂主”等。三是語言遊戲類隱語。
唇典的內容很廣泛,從人體部位到職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禮節、交往等,應有盡有,幾乎可以成為第二語言係統。如人體器官名稱:頭為瓢把子,眼為招子或湖,手為抓子,耳為順風子,口為海子或江子或櫻桃子(女),腿為金杠子,腳為踢杞,心為蠶子或定盤子等。武俠小說所描述的江湖社會中,一般武林中人常常使用一些唇典,這些唇典多沿用明、清小說中已有的用法。在民國時期的舊派武俠小說家中,以姚民哀、鄭證因對江湖唇典最為稔熟,作品中這類語言也最為豐富。新派武俠小說家大多相沿習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埋樁做案
武林中人辦案,習慣於以自己成名的兵器之類的東西放在顯要之處,以警告局外人,以免無意介入,引火燒身。稱為“埋樁做案”。(見梁羽生《風雷震九州》)
真人
1)草藥道家稱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為“真人”。《莊子·天子》:“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真人”之稱即始於此。一些道家人士曾被帝王賜贈“真人”之號,如唐玄宗稱莊子為南華真人,元太祖封丘處機為為長春真人。宋代道士則均被尊稱為“真人”,如道士張伯端號紫陽,後世稱為“紫陽真人”。小說中號稱“紫府真人”的席大千即為道士。(見諸葛青雲《武林三鳳》)
2)武林中亦稱性情率真、不事虛飾的人為“真人”。
鐵劍遺訓
江湖門派交接領袖的方式之一。多以信物伴隨著遺言等。泰山派創始祖師東靈道人遺下鐵鑄短劍一柄,是後世掌門人的信物。東靈道人遺言:“見此鐵劍,如見東靈”,弟子都須聽從鐵劍持有者的號令。泰山派玉璣子從掌門人天門道人手中取過鐵劍,便聲稱自己是新掌門。(見金庸《笑傲江湖》)
缺點子
江湖黑話。無人之意。
借力打力
太極拳技擊技法的重要原則。太極拳理認為人體為一太極,包括陰、陽兩方麵,“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剛柔、內外、虛實、靜動、鬆緊、圓方都是陰陽的具體表現,太極拳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矛盾給予統一,達到陰陽相濟合一,使自身成為真正的太極體。在技擊上,太極拳理把對立雙方看做是兩個獨立的太極體,要求在意識上做到“彼此之力不混合”,“你是你,我是我”。對方之力打來,我隻是在保持自身太極體完整的前提下迎接對方,也就是意在阻止對方改變我太極體狀態或對我太極體進行損害的企圖。其情形如同我太極體是運動的,對方的力如同打在飛轉的車輪上,那麼打來的力越大,對方自受危害也越大。所以借力打力並不含有主動出擊的意思,而隻是以反作用力使進攻者受挫。真正的太極拳永遠不打人。
這樣,借力打力不同於一般武術中化力打力的概念。後者有一化二打兩個過程,采用勾、掛、格、擋等手法化解對方招式,然後再打擊對方。借力打力也不同於一般所謂“四兩駁千斤”之說。武俠小說中的描寫重於技擊格鬥,將借力打力同化力打力混為一談,或者創造出“乾坤大挪移”、“以彼之道,還施其身”、“吸星大法”等武功,多屬誇張變形之談。
豹房
明武宗於宮禁中建造的淫樂場所。《明會要·方域二》:“正德二年,帝為群闡蠱惑,乃於西華門別構院築,築宮殿,而造密室於兩廂。句連櫛列,謂之豹房。”《明史·錢寧傳》:“引樂工臧賢、回回人於永及諸番僧以秘戲進,請於禁內建豹房新寺,恣聲伎為樂。”古龍筆下的陸小鳳曾利用豹房獲得過破案線索。
鴛鴦擂
擂台的一種形式。擺擂者如有女待嫁,又屬意於習武上乘之人,便可設擂擇婿,遍邀四方高手上台抖露武學,擇優而取。擺擂時需事先定下條件,如年齡限製、連勝幾場方可,等等。兩淮大俠周維城為愛女周月娥擺下鴛鴦擂,要求連勝十場者便可娶親。由於紅旗幫的擾亂,擂台未能正常進行,但周月娥也因此覓得了心上人謝雲嶽。(見武林樵子《十年孤劍滄海盟》)
海底
江湖行話,原指組織中的門規、禮儀,如近代天地會的海底俗稱條子,上載天地會的見麵切口、聯絡暗號等。後應用逐漸廣泛,統稱海底為對方的來曆,如“盤海底”,即為詢查對門的來曆背景。
雪隱
即隱所,也就是廁所的意思。這本是方外人用的名詞,它的來曆有兩種說法。
“雪”指的是雪竇山的明覺禪師,“隱”指的是杭州靈隱寺,因為明覺禪師曾經在靈隱寺司廁職,所以寺刹即以雪隱稱廁。
因為福州的神僧峰義存,是在打掃隱所中獲得大悟的,故有此名。
幽靈山莊的主人老刀把子為了操縱武當派,陰謀暴亂武當山,在宣布其計劃時曾告曉手下屆時到武當的“雪隱”去尋找自己合手的兵器。秦嶺雙猿之一婁老太太不知何物為“雪隱”,老刀把子遂解釋一番。(見古龍《陸小鳳》)
蛇兒
江湖俚語,把兵器比做叫化子手上的蛇。
密宗
佛教教派之一,源出古代印度的密教。唐開元年間(716 720)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三人先後來華翻譯傳播,形成宗派。密宗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依據,把大乘佛教的煩瑣理論運用在簡化通俗的誦咒祈禱上,認為口誦真言(意密)、手結契印(身密)、心作觀想(意密)三密同時相應,便可即身成佛。公元804年日僧空海來唐學法,密宗傳入日本,成立了真言宗。公元八世紀至十一世紀間,印度密教傳入中國西藏地區,建立了西藏密教傳統。密宗的著名武功為大手印。
散水
江湖黑話,撤退之意。金庸《倚天屠龍記》中:“那少婦叫道:‘散水,散水!鬆人啊!”
鎖關
高手比武時容易發生的一種險象。當兩人功力相等、抵死相拚時,由於氣過玄關,一時鎖住六根十脈,動彈不得,是為“鎖關”。花明和石秀郎過招時就發生“鎖關”。“鎖關”後十二個時辰可自行化解。(見蕭逸《天龍地虎》)
暗青子
江湖唇典,即暗器。
楞伽經
佛教經名。少林寺僧覺遠掌管藏經閣,內有一部達摩手書的《楞伽經》,其間卻夾雜寫有絕頂武學“九陽真經”的經文,拘泥不化的覺遠將兩種經文視為一體,不知不覺間竟然神功已成。(見金庸《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相傳釋伽牟尼在楞迦山講說此經。現存有三種漢文譯本,通行《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本,四卷。經文主旨,在以名、相、妄想(分別)、正智、如如等五法和徧計、依他、圓成等三性,說明宇宙萬有皆是虛假不實,唯是自心所現,而導歸於不生不滅之涅槃。又於八識中建立如來藏為第八含藏識,它含著善不善因,是認識世界一切的本源。菩提達摩以此經為禪宗“印心”的根據,唯識宗和早期禪宗亦以此作為主要典籍。金庸將之寫入小說情節中。
罩門
練金鍾罩、鐵布衫一類外功的人,身上總會有一兩處功夫練不到的地方,這就是罩門。金鍾罩等功練成,全身可以刀槍不入;但隻有罩門例外,罩門如果被人發現,用重手法一戳,武功即廢。羊牧勞的弟子在長安街頭調戲少女,段克邪看見後隔空點穴,點中其罩門的尾閭穴,廢了其金鍾罩功夫。(見梁羽生《龍鳳寶釵緣》)
錦衣衛
官署名,即錦衣親軍指揮使司。明洪武15年(1382年)設置,原為皇宮禁衛軍,掌管皇帝出入儀仗。至成祖奪取皇位,欲以威懾諸臣,特命紀綱為錦衣衛指揮使,兼管巡察緝捕,為皇帝心腹,權力漸重。指揮使是錦衣衛最高長官,常由功臣、外戚充任;設同知、僉事、鎮撫司鎮撫等官;其下有官校,專司偵察。錦衣衛所屬之鎮撫司分南北兩部,北鎮撫司專理詔獄,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為慘酷。錦衣衛中有不少武林高手、江湖異士。曆史上著名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等就被小說家寫入筆下,他為保護明朝建文太子含辛茹苦出了大力,同繼任錦衣衛指揮使陸讞殊死相爭。(見獨孤紅《玉龍美豪客》)
歃血為盟
古代訂立盟約時的一種儀式。公孫璞曾代表蓬萊魔女與黃河五大幫會共飲血酒,結為抗擊外族入侵的同盟軍。(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歃血,口含血,一說以指蘸血塗於口旁。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縱)。’”定縱,定合縱之約。
裸葬
明教中埋葬死者的規矩。入葬前須將死者的衣衫除得一絲不掛,以示每人出世時赤條條地來,離世時也當赤條條地去。常遇春在漢水之畔便以裸葬之禮安葬了明教彌勒宗大弟子周子旺的兒子。(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踩盤子
江湖唇典,指事先偵察要劫的對象。
趟子手
鏢局中人,走鏢時喝道開路的夥計。如洛陽虎威鏢局的趟子手在路途中揚起鏢旗吆喝:“虎嘯中州!虎嘯中州!請江湖朋友借道!”(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鏢局
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為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機構。又稱鏢行。舊時交通不便,客旅艱辛不安全,保鏢行業應運而生,鏢局隨之成立。鏢局有鏢旗、鏢號。隨著社會生活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廣泛,不但將一般私家財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繳的餉銀亦靠鏢局運送。由於鏢局同各地都有聯係或設有分號,一些彙款業務也由鏢局承當。後來,看家護院、保護銀行等也來找鏢局派人。當年北洋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北京八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會友是北京當時最大的一家鏢局,其他有永興、誌成、正興、義友、光興等鏢局。
鏢局保鏢主要有水路和陸路。鏢師上路,不但要會成功,還必須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行話,以便同劫鏢的綠林人物打交道。走鏢時,如果發現路間擺著荊棘條子,就知道前麵有事了。這叫“惡虎攔路”,這些荊棘條子不能自己挑開,必須作好準備和劫路人見麵。如果攀上交情淵源,彼此認同一家,便可順利通過。否則隻好憑武藝高低。
鏢局不但賴於江湖上有強盜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關係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人,進城後若住在鏢局,官府是不能緝拿的。一來因為鏢局勢力大,二來鏢局往往都有靠山,如北京會友鏢局的後台便是李鴻章。社會發展後,隨著火車、汽車、輪船的開通,鏢局逐漸難以為繼,北京八大鏢局先後關閉。有三百餘年曆史的會友鏢局,是在1921年關閉的。
鏢局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在一般的武俠小說中,往往將鏢局劃為江湖武林一脈,其實鏢局既同綠林有來往,又同官府有關係,其得益決定了它的性質。在官和民之中,鏢局往往表現出矛盾的兩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