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各地(1 / 2)

西安,千年古都,再次煥發了它的活力。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讓他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華。

自從朝廷分割書院產業,大明僅有福建和陝西兩個地區的書院產業受到了一定的保護,使得各地書院產業的資金和人員逐漸向這兩個地區流動。福建路以流通及手工業為主,而陝西卻根據北方地區大工廠作坊基礎好,朝著大規模製造業方向發展。

又是一年秋風起,孫秀兒獨自在花園書房中盤點賬目。外麵的眾多產業自有專人負責,不用她操心,但她需要分析數據。“數字是不可信的,可數字又是最可信的”,這是當年高樂說的。經過這麼多年,她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夫人在嗎?”

梁維漢在門外詢問,孫秀兒甜甜一笑,眼角的魚尾紋絲毫不能掩去她的風華。“夫君,請進。”

梁維漢推門而入,踱著方步向夫人走來。“夫人辛苦。”

“我們這叫‘相敬如賓’嗎?”孫秀兒繞過書桌,迎上前來。

梁維漢上前拉住她的手,笑言:“執子之手。”

談笑幾句,孫秀兒說:“近半年有些產品的銷售量激增,而且客戶大都很新,感覺有些奇怪。”

“那很好呀!哦?你是覺得?”

孫秀兒點頭,“嗯。此次朝廷用兵,征用物資多從南方,北方成本過高,而且也不會用這種方式采辦。”

梁維漢皺緊了眉頭,經過一係列的運作,他的地位剛剛穩定,如果朝廷此次大勝,皇上及朝中某些勢力大漲,自己早晚在劫難逃。咬咬牙:“查。”

有士子暢言:“如今我福建百姓衣食足,市場繁榮,文化昌盛,比之江南更勝一籌啊。”

“是啊,這幾年毛大人主政福建,是我福建百姓之福。”

“哪裏,哪裏。”毛欣明拈髯而笑,起身舉杯。“此乃皇上英明,政策得宜,加之各位同仁努力才有今日。讓我們共飲一杯,祝此次遠征南樂州船到功成。”

園中眾人不論心思如何,都齊聲祝賀,舉杯而飲。

關於此次遠征,眾人私下多有猜測,關於樂州實力,眾人雖不清楚,可當年周齊渤海一戰,充分展示了樂州的海上力量,這事兒知道的人可不在少數。自永樂、公元兩帝清理草原騎兵之後,當今世界,大明軍隊在陸上可說所向無敵。水師強大且戰艦眾多,對上周齊卻不讓人放心。

花園書房中,毛雪岩透過窗戶觀察園外的人群。他現在明麵是福州一個中型商會的副會長,私下裏卻是東南地區最大的商業集團首領。今日園中的商人中,就有不少屬於他的手下,隻是有很多不知道真正的老板是他而已。

“二少爺,您說朝廷能勝嗎?”

毛雪岩沒有理會手下,他心中奇怪,此次遠征的艦隊雖說達十萬之眾,運輸補給人員也有三萬餘人,艦船七八百艘,然而勞師遠征,跨過重洋,和周奇的海軍相比最多勢均力敵。即便是勝了,登陸作戰,剩餘那點人馬在那麼廣袤的土地上也不能形成絕對優勢。根據目前她經手的樂州商品數量,可以分析那裏的工業生產能力的強大,而且人口也絕非小數。是朝廷消息閉塞,還是那些人腦子進水了。

此次事關重大,毛雪鬆親自出馬。手下人的心氣兒自不必說,這一戰關係著所有人的財路。僅有的四具飛行器輪番出動,進行近乎不間斷的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