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逐漸升高,張四虎和高海的談話也逐漸熱烈。
“高海,情報表明此次朝廷準備充分,即日出兵,關乎樂州生死,你既要思慮周詳,又要決策果斷。”
“是。目前和南樂州配合默契,幾處海上基地物資充足。就目前情況看,南北海軍總兵力已遠超朝廷水師。現在正是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的時候,全力打好這一仗。”
張四虎輕撚短髯,說道:“嗯,這就好。不過話說回來,你接父親的班掌舵樂州,現在情形已經與當年不同。”
“哦?請您指點。”對於這位智者,高海其實由衷佩服,樂州的體製建立凝聚著他的心血。多年來遊走於世界各地,接觸各類體製國家的政治高層,對政治經濟製度的理解比父親更深入。
“世上無萬世不變的製度,適時調整才好。”張四虎見高海凝神傾聽,就繼續說:“樂州總體來說是集體決議,但此時,需要權力權集中一些。”
高海立刻明白了張四虎的意思。正是因為有這些老輩的全力支持,才有自己現在鞏固的地位。指點的同時表態支持,也同樣是警告。高海點頭致意。
張四虎微微一笑:“即便此戰勝利之後,這種情況也要持續一些年,隻有適當集中,才能最有效的提升樂州的實力。再長遠的我也不知道,隻能適時調整。”
“不變中變,變中不變。”高海的回答讓人想到“易”。
“你明白就好。嗬嗬,可有些東西是算不清的,尤其是人心。”
“嗬嗬,九伯,我可不是算命的。”
“哈哈。你不算命,算別的。好了,說點別的。”張四虎爽朗的笑聲很有感染力。“關於南樂州的未來你怎麼想?”
“您怎麼看?”雖然高海隱約知道到張四虎的想法,但既然他自己提出了,明確交流一下正好。
“目前那裏的製度比較適合,將來發展空間很大。但我們的重點應該在這兒。”
高海點點頭,適當限製南樂州的發展是共識,大家心照不宣。慎重的說:“關鍵是尺度把握。”
張四虎不經意地說:“雖說財政尚有餘力,但戰後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提到財政,高海徹底明白了張四虎的意思,此次戰爭,南樂州消耗巨大,戰後的恢複需要幫助,樂州責無旁貸。嘴裏卻說道:“是啊,海上準備雖然充分,也不排除朝廷軍隊突破封鎖登陸的可能。”
看高海左顧言他,張四虎微微一笑。趁機介入南樂州,必須得到高海的首肯,而且需要給周奇國王一些安撫,否則周奇肯定抵製。
見張四虎半天不說話,高海心中苦笑,說道:“整體平衡很難。”
張四虎愉快地說:“為樂州的民間資本尋找出路,也是官府的責任嘛。對了,晚上老幾位想去你們家坐坐,順便看看洋洋的那兩個孩子。”
“歡迎,母親們會很高興。”
“你很孝順。”劉巧兒的狀態張四虎很清楚,“大姐全靠你了。”
高海不動聲色,“她是我母親,這是我應該的。”
“精神的恢複需要很長時間,她很依賴你。哎,子欲養而親不在,人生憾事。”小院的人都是孤兒,這種感慨越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