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人心(2 / 2)

張嬸兒笑了,臉上似乎也沒什麼褶了:“皇上派官,那是天經地義。咱樂州人少地兒大,從別的地界兒移民點小女孩兒,教她們讀書識字,教規矩、學手藝,費用各家擔著點兒,多了別說,有個二三十年,人就差不多了。”

趙萱心裏暗笑,這老太太和四虎有一拚。

劉巧兒給老太太斟了杯酒,“家有一老是一寶,我敬您一個。”

“哎哎。”張嬸兒連忙起身,幹了杯中酒。

趙萱緊接著給斟滿了,“現在道兒也方便了,您以後生意不忙,就來坐坐,我們這也農閑了,好好陪您。”說著端起酒杯。

“那敢情好。”張嬸兒一口幹了,心裏覺得痛快。

高樂和張四虎對視一眼,往張嬸兒碗裏夾菜,“酒急了,您先吃口菜。您說得我們記住了,我們幾個現在都不太管事兒,這一半天會跟他們提提的。”

“哎,我老婆子就是隨便說說,你們覺得有必要就提,不用太上心。”這事兒老太太可不會戳破,嘴上接著說:“咱老百姓呀,不怕皇上怎麼著,就怕這官老爺,心貪著那,洪武年間,砍他們就跟割韭菜賽的,割了那麼多茬,才老實點兒。”

劉巧兒又給老人家把酒滿上,問:“我們年紀小,不太清楚,你那會兒經過這事兒?”

“那可不。那會兒我在淮南,剛成親,本以為改朝換代了,咱哪兒又精是跟皇上打天下的,日子還能不好過?”老人酒勁兒可能上來了,眼睛有點迷離,“沒成想,嗨,反正是不想投身,被擠兌的沒辦法,才來天津衛,後來那些人也被皇上收拾了,可也會不去了。天津衛的日子就舒坦多了。我那老頭子呀,跟著你們可是享了幾年福,沒白活,沒白活。。。”

蘇菲趕緊過來扶著老人家,老太太嘴裏絮絮叨叨,“年輕人搞得好啊!好,好。。。”

安頓好老人休息,來到書房,高樂把三位妻子也喊過來。書房商量事兒,蘇菲頭一遭兒,有些發懵。

高樂給了蘇菲一個微笑,“蘇菲,剛才你也聽見了。要是從你的家鄉移民點小姑娘,你覺得合適嗎?”

蘇菲張嘴想說,忽然又停住了,低頭想了起來。

“不用顧及我的想法,不著急,想想。”

趙萱見蘇菲有些迷茫,“來,蘇菲,咱先去給他們沏茶,回頭想好了再告訴他們。我倆先出去了。”

高樂點點頭,轉頭對張四虎說:“回頭你也問問你們家的,怎麼才合適。宣傳的事兒讓你忙活了一氣。”

張四虎搖搖頭,“大姐可別怪我,說實話,我沒幹什麼,歐洲的事兒當初定的時候,我和天祥就考慮過結果。”

“啊?”劉巧兒小鼻子皺了起來。

“天祥認為樂州的年輕人會喜歡這樣。”張四虎看了大姐一眼,有些愧疚,“我和他的看法不太一樣,可他堅持,我也沒告訴你們。看來他對了。”

高樂的眼神兒投向了窗外,“是我們老了?還是人心變了?”

劉巧兒一時想的癡了:張嬸兒是酒醉心裏明,或者根本就沒醉,兒子,你掂著幹什麼?

兒子得勝歸來,周齊的心情十分複雜,樂州的海軍是他一手建起來的,可這些年一直沒機會參與什麼大的戰爭,作為軍人,這是十分痛苦的事兒。看來過不了幾年,樂州的海軍,甚至陸軍就沒有老一輩兒什麼事了。雖然有自己的兒子,可自己才四十出頭,難道以後天天跟女人奮鬥?

煩心的時候,電話鈴聲顯得十分刺耳,周奇一把抓(chua,標準音實在不夠豐富)起聽筒,“啊,哦,別去那兒了,海邊怎麼樣?帶著她?行。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