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祭祖(2 / 2)

“聖上,景宇不敢受。”高樂連忙推辭。

“咱不是說好了兄弟相稱,不行大禮嗎?你怎麼回事兒。”皇上真的不高興了。

“下官也是不習慣,然而在這裏,禮不可廢。”

“哎,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你真的要走?”

高樂點點頭。

“我說過的話肯定會算數,你和你的兄弟們對我大明的貢獻,怎麼賞賜都不過分。”

“皇上,如果大地是圓的,我向東洋出發,從西洋歸來。我與皇上定下八年之約,隻要不死,我一定回來,交給大明百姓一塊適宜遷居的樂土。”

“好,我封義子高洋為‘樂王’,樂州作為封地。允許其父親高樂代為開府建製。路途遙遠,‘將在外,君命不受’,允其便宜行事。”

“謝皇上,我高樂代子高洋起誓,‘永保大明江山’。”

“好,景宇,我們擊掌為證。”

啪!啪!啪!

朱瞻基,是個好人哪!

後麵的談話顯得輕鬆很多。

“你在馬六甲、爪哇和呂宋建學、派教師,南洋其餘屬國積極上表,請求同樣待遇。”

“皇上多派點腐儒之流,教化蠻夷,教師費用他們擔著,莫大善焉。”兩人相對賊笑。

“你這次花費不少啊!這錢我回頭補給你。”

“也就以皇上的名義賜他們幾塊鍾表而已,反正也不好賣,至於瓷器絲綢,咱大明還少嗎?留著也不能當飯吃。”

朱瞻基嘿嘿一笑,“看來以後可以考慮多賞他們一些。那我給你什麼好呢?”

“就多來點兒人和火器火藥吧。別沒等我摸清情況,就見祖宗了。”

朱瞻基略略思索,“本來就要解決移民,人口沒問題。不過有馬明在,造點火器應該沒問題吧?”

“那的人不是用石頭工具就是用黃金器,應該是沒有鐵礦。硝石也不知道有沒有,再說了,即便有材料,弄出的火藥跟放爆竹一樣,也就嚇唬嚇唬人。”

朱瞻基並沒有立刻答複,反而轉移話題:“樂州有多大?”

“上次周奇回來說,他們探了一下,沒結果,隻知道南北非常長,按照土著說法,大約向東六百裏到八百裏就可以到大海。”

皇上在腦海裏勾勒那片土地的形狀。

“那也不小了。”

新陸地被命名為“洋州”,冬季,大明將派遣三千先頭部隊出發探索此地。如果適合,未來八年,計劃遷居兩萬人,先期開發此地。

高樂回到大院,召集大家通知此事。一片歡騰,當然,難免心中不舍。一片自由的天空,更加誘人。

大家開始清理家產,籌集糧食物資。大部分不動產將委托他人代為打理,畢竟免費書院和教師學堂計劃是長期的,而且花費巨大。

“十哥,中秋九哥能趕回來嗎?”有些事兒邢增輝希望能和四虎碰碰。

“應該沒問題。”

四虎真的按時回來了,隨行的還有高青鳥和一百族人。登上傳說中的故土,青鳥和族人立刻俯下身去,親吻著大地。

大明的繁華,讓他們目瞪口呆。自己那片土地,已經是天翻地覆、日新月異的改變著,仍和故土有天壤之別。

在大院,早有準備的高樂欣然接受了青鳥的大禮,高青鳥歡欣鼓舞。她現在的官話說得不錯了,一樣帶天津味兒。老九教出來的都這樣。

青鳥和族人請求覲見皇帝,大明公元皇帝朱瞻基欣然同意,並賜予眾多財物。並對青鳥提出的祭拜祖先---黃帝大力支持,廣為宣傳,並命禮部全力配合。時間定為九月初九,地點在黃帝陵。同時電告各地,要求尊炎帝、黃帝、蚩尤為祖的各族於當地同時寄拜。

高樂和大院眾人隨同前往橋山。沮水環繞,群山環抱,古柏參天,幽靜深邃柏林深處,陵塚靜靜的審視著民族的滄桑,今日遊子歸宗,黃帝在天之靈應感欣慰。

類似的一幕在湖北的炎帝陵和山東的蚩尤塚同時進行。

秦漢時,蚩尤主兵,為主神,唐宋時期民間祭拜仍然存在。元朝徹底禁止,大明皇帝恢複漢製,蚩尤屬炎帝一脈,允許單獨祭拜。

自此大明重陽節祭祖成為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