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支邊(2 / 2)

劉巧兒沉吟一下,“我和你姐夫會常來的。”回手摟住趙萱,“難為你了。”

“小心駛得萬年船,早點歇著吧,我和姐夫睡。”高樂起身拿了兩件衣服給兩人披上。

“小心?小心他把你揣下床吧。”劉巧兒一邊輕笑一邊擁著孕婦出了門。

外銷醋柳丹的包裝分為兩種,精裝與簡裝,精裝六丸一盒,簡裝十丸一盒。上次遠航張四虎帶了一些簡裝的作為船上備用藥物,也曾經作為禮物送了一些出去。這次帶了精裝的兩千盒,簡裝八千盒。

出發前張四虎曾和高樂就價格交流了意見,精裝黃金三十兩,簡裝白銀二十兩,除此之外隻能用糧食交換。對如此高的價格張四虎心裏也沒什麼底。眼見著快到高麗了,張四虎心中漸漸有了些眉目。回艙和常青他們商量去了。

不說張四虎他們如何完成銷售任務,京城中有大臣聽說煉丹坊的幾位臨時上船了,心中大失所望。此等人才本應調入京中任職,自己也已準備上書太子,表彰這些人對大明的貢獻,沒承想這些人全部出海尋找煉丹之物去了。想那海上風波險惡,如果出個好歹,豈不是大明損失。關注天津的一些大臣也是各有所思。

隨著天氣漸熱,天津也顯得越來越繁忙,小院倒是十分清靜,可旁邊的海河書院就熱鬧多了,而書院的幼學讀本更是隨著南來北往的人們快速流往各地。如今就連杭州都有人在印刷此書,大賣特賣,版本也是越來越多,如果有版稅的話,劉老先生和高樂可就大發了,可惜此時還沒有版權法。四月中,海河書遠山長劉文才上書,希望國子監勘定的版本盡快出台,以免混亂。皇上交待過的事國子監如此長的時間還沒有結果,確實讓人說不過去。

不久,有人彈劾戶部鮑忠偉治蝗是勞民傷財,牧雞牧鴨與人爭糧,植花種樹妨害農耕。鮑忠偉被免職。五月初,鮑忠偉黯然回到小院,卻受到兄弟姐妹的熱情歡迎。很快他也放開心懷,每日與大家讀書研究或者交流過去一段時間在各地的見聞,日子也是悠哉遊哉。

如今書院就學蒙童增加到了五百多人,出身有士紳、軍戶、農家、商戶,學費也有意思,家長有錢的交錢,沒錢的給作坊出工或者幫書院種地幹活,煉丹坊也經常補貼,先生們的收入還算不錯。小院的孩子們如今也大都能代課,喻學於教,成果顯著。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有教無類。

書院教學特點也很突出,先根據識字量分班,突擊學識字,大約是按二千、四千、六千來分階段。四千字這個階段是高樂的教學重點,傳統課本上統一加上了句讀,而且他有意在教學中加強了數學與邏輯的訓練比重,同時借用種種手段提高學生們的興趣,代課的孩子們也繼承了這一特點。

中國的數學是建立在算籌上的,當高樂讀懂了《算學啟蒙》、《四元玉鑒》和《算書十經》後十分震驚,好多東西他真的不會或者根本不懂。不過當時的算學著作大多是以問題集方式出現的,這種方式很容易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可是也造成名詞十分混亂,普及推廣費勁。

這幾年他一直在和梁鵬、周海妹等人一邊實踐教學一邊整理編寫算學和幾何原本,先原理再解題,采用統一的名詞,目前基礎數學、代數、幾何部分已經基本成熟,其他部分高樂確實力所不能及,隻好交給愛好數學的那幾個家夥去整理研究了。不過現有的這些東西作為普及教育也足夠用了。

蒙學中加大算學的比例倒是沒有受到太多的反對,畢竟光是讀書識字講故事也比較枯燥,這些基礎原理性的東西占用時間不多,在日常生活和以後為官生涯中也會大有用處。據了解,以前科考是有算學的,目前朝廷沒有這一科讓高樂有些迷惑。上次他也旁敲側擊的探過朱瞻基的口風,隻是沒什麼結果。當然迷惑的不僅僅是這個問題,來到這裏的這些年,有太多的東西讓高樂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