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五,部分新式火器開始裝備三大營以及部分京軍精銳,並開始與戰車協同操練,演習相應戰法。
臘月初十,努爾幹試種的稻穀樣品和畝產數據送抵皇宮,皇上召集大臣就努爾幹地移民事宜商討。
臘月十二,軍器局將新近發明的鐵絲網交京營試用,效果良好。
臘月十五,永樂皇命戶部明年開始重新丈量土地造冊。
臘月十六宜嫁娶,海河小院再逢喜事,老六張誌宇娶了十六妹,老八柳大華娶了排行20的王煥娣,毛欣明娶親,孫秀兒出嫁,四喜臨門。兄弟姐妹齊聚,甚至馬明都被特許回來了。隻是以後小院的常住人口越發的少了,作為當家夫人的趙萱難免有些心理不是味兒,熱鬧冷清、聚散之間,難免人生感慨。
兩日之後,馬明、鮑忠偉、馮俊武沒能留在小院過年,一起回北京。一路上,馮俊武死纏爛打的要求四哥為他單獨改造一支火銃,要求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專門遠距離打敵人將領。
這小子獵戶出身,自小與父親打獵,天生條件和心理素質極好,雖然騎射缺乏練習顯得稍差,可步射卻是奇準無比,以前就經常纏著大姐夫玩火銃,到了皇太孫身邊,朱瞻基又對他十分喜愛,更加如魚得水,火銃練得又準又快。
馬明對這小子的提議也是大感興趣,以前也有類似想法,隻不過馬明也不是那種一心研究不問世事的人,這種事情顧忌很多。被纏不過隻好囑咐他回去征求皇太孫的同意。馮俊武那個興奮,纏著四哥大談他的設計要求。同行侍衛好笑同時也是心驚不已,這哪是火銃,簡直就是火炮,如果準度像要求得那麼高,一旦兩軍陣前發威,對敵方將領來說簡直是惡夢。
這種武器對敵方重要人物是惡夢,對政治對手何嚐不是呢?馬明的顧忌不是沒有道理,輕便的遠距離精準打擊武器的概念以前就有,但是從來沒有人把它付諸實施,鋼材質量固然是一個問題,但以馬明看到的皇家煉鋼能力,提供少量優質鋼材應付800到1000步的射程絕對沒問題。
傷人的武器也能傷己,對別人能保密,對某些人就不一定行了,想一想,某天皇上後花園小憩,不知何處飛來一顆致命子彈,那將是什麼後果?恐怕這才是這種武器不能產生的原因,或者以前曾經有過,出於某種原因已經消失了。
馬明以前就發現過類似情況,對一個老工匠交待膛線和錐形彈時,那人無論理解還是製作都是輕鬆自如,好似以前做過的樣子,可不管是資料查詢還是詢問都沒有一絲線索。其中原因曾經讓馬明尋思很久。
不過如果沒有戰車和連發機構,與騎兵作戰時,錐形彈確實無法與散彈相比。即便如今,線膛與滑堂也是要配合使用才能對騎兵產生大的威脅。馬明腦海裏已經開始醞釀快速連發武器了,在他心裏,連發機構並不複雜,難度在於彈殼和擊發方式。
如果以前馬明特長還是機關製作,現在在皇上北征的壓力下,他早已開始側重武器研發了。此種武器在戰場上威力可觀,製作也不難,不過得到通過他還是沒有信心。
然而事情就是出乎意料,馮俊武的設想在皇太孫和皇上那裏竟然得到了支持,並密令在不影響現有進度的情況下,保密製作。對這樣的皇上,馬明深感欽佩。就這樣,不久之後大明的火銃狙擊手悄然出現了。
臘月二十三,趙萱發現自己懷孕了。
永樂15年,一切都在蓄勢待發中度過了。在除舊迎新的日子裏,看著玩爆竹煙花的兄弟姐妹們,高樂覺得一切仿佛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