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事發(下)(1 / 1)

平州命案,國公入獄

第四十一章:事發(下)

皇宮內,金鑾殿上。

群臣謙卑低頭,心中各懷鬼胎。

皇帝坐在龍椅之中,麵目嚴肅,一眼又一眼掃過群臣。

“朕聞平州近來縞素三日,為朕仙逝的老師,曾經的太子太傅李叔文哀悼,李叔文德高望重,受人敬仰,滿腹經綸學識淵博,因此朕要追封李叔文為‘聖德’,諸愛卿可有何異議?”

丞相顏楚往左邁了一步,站在殿中,高舉手中的象芴,朝天子一拜。

“皇上,李叔文乃先皇欽點的太子太傅,教出皇上您這一代賢君,著實功不可沒,雖在十年前告老還鄉,但是,在平州,李叔文也是教書育人,深得百姓愛戴,十年來,我朝中有好幾屆狀元皆出於平州,可叫李叔文之功勞,所以,臣以為,李叔文擔當的起著‘聖德’之稱,請皇上追封。”

“皇上,丞相所言有理,臣以為,應當追封。”吏部尚書楊自清道。

“皇上,臣也以為,應當追封。”刑部尚書崔勉附和。

“臣附議。”工部尚書也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皇帝笑了笑,對群臣的這種表現甚為滿意。可當他看向宣王淩謁時,表情就瞬間冷了。

“宣王可有異議?”

淩謁正準備站出來說話,卻被禮部尚書趙誌皋搶了先。

“皇上,臣有異議。”

“嗷?趙愛卿且道來。”皇帝冷聲道。

“皇上,臣乃禮部尚書,掌管禮儀製度,皇上這次追封也應經過禮部著手,但臣以為,追封之事,乃有不妥。”趙誌皋冷眼看了看顏楚那幫人,又向天子一拜,繼續說下去,“李叔文雖在十年前貴為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乃一品,按我南楚律例,一品官員不得加封與追封,隻能賞賜其他,況且,李叔文已有十年在草野,不曾參與國事,早已過可加封或追封的五年之期,皇上切莫壞了祖先的的規定,還請皇上三思。”

語罷,趙誌皋立刻就跪下去了,匍匐在地,磕頭請皇帝仔細斟酌。

“規矩都是人定的,祖先之法未有不可變更之說。”崔勉不慢不緊的說。

戶部尚書胡義也站出來,道:“皇上乃我南楚第一孝子,變更祖宗之法實屬不孝之舉,難道崔大人想陷皇上於不孝之地?”

“都給朕停下。”皇帝微怒的語氣,迫使剛才這些說話的人都禁了聲。“朕問的宣王,你們吵什麼吵,宣王,你說。”

淩謁猶豫了下,終於還是邁出一步,“父皇,兒臣以為,李叔文是父皇您的恩師,他仙逝後追封也無可厚非,但是兒臣聽說,李叔文之死並非那麼簡單,兒臣府中仆人有平州人士,他本來打算接家人到京城來遊玩,結果家人來信說平州內百姓不得出入,也說道說了李叔文的事,信中說平州百姓都覺得李叔文死的蹊蹺。兒臣不知此事真偽,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兒臣鬥膽說了出來,李叔文的身份地位都十分尊貴,可能被人謀害也不得而知。”

皇上的臉色變了變,“書信在何處,呈給朕。”

“父皇,書信在此。”淩謁從袖中拿出一張信紙,遞給公公。

皇帝拿了書信,打開來瀏覽一遍。顏楚這邊有的人也在竊竊私語,許多人心中暗叫不好,顏楚表麵雖平靜,但心裏也有不安。

“皇上,既然李叔文之死有蹊蹺,臣懇請皇上徹查此事,若真有其事,就應查出真凶,讓李老安息。”大殿右側的官員說道。

“是啊皇上,您應給李老一個公道。”

“臣附議”

……

皇帝閉目片刻,然後緩緩睜開,鷹眼又向下麵掃去。“此事理應徹查,那諸位愛卿認為,誰,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