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夢境開始(1 / 2)

孟天放,公元2043年出生在哈爾濱,今年27歲,家學淵源,自幼隨父母練武習文,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24歲時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古文字專家,26歲時獲得了高級準超人的稱號,年紀雖輕,卻可謂“春風得意馬蹄輕”。但從小到大,一直有個事特別的困擾我,就是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同一個夢,而且是一個不太好的,甚至是一個挺恐怖的夢。而且夢醒後,情景曆曆在目,跟真的似的。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也沒人能回答我。周圍的人雖然也很奇怪,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這個夢也太奇怪了,從小到大,大人們最後隻能用“夢由心生”給於回答。現在就把他這個夢說給大家聽,讓大家幫他分析分析。

這個夢的開始、過程、結尾都是相同的。夢中,孟天放獨自來到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很奇怪,四周都是村落,其形如巨型的鍋碗,屬盆地地形,海拔很低,裏麵植被茂密,樹冠遮天蔽日,裏麵一片昏暗,而周圍的村落都建在懸崖上麵,崖上崖下樹林密布。懸崖落差有一百多米,將懸崖上下分割成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從村落沒有路下到盆地內,想要下去,就隻有用繩索。

此時,他站在崖下的一處樹木比較稀疏的地方,透過縱橫的枝杈,依稀可以看到對麵遠處崖壁上的一個村落,那裏建築古樸,一縷縷炊煙嫋嫋升起,根據炊煙判斷,我想此時應該是早上或接近晚飯時間。

在他前麵十幾步遠處有一座七八米的古塔,上麵刻著“臥佛”二字的隸書,也不知道是這座塔叫臥佛,還是這個地方叫臥佛。就在我要走近這個塔時,突然一陣巨響,如怪獸的嚎叫,塔竟然塌了。

以他多年研究古文和與古文有關的古物得來的知識,他判斷這是一座“鏡下宮”。“鏡下宮”是北方一帶研究古墓或古跡者的方言了,就是說地上建築的下麵,有和地上建築規模一樣的地下部分,看上去就像是地上建築在湖麵上的倒影一樣,上下兩頭是對稱的。

而南方的說法叫做“陰陽梭”,就是指整體建築就像一隻梭子插在地裏,上麵的是陽間,下麵的是陰間。不過據他了解,這樣的古墓或者古建築在以往的古墓或古遺跡發掘中是很罕見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因人為,或因風化,地麵上的大部遺跡幾乎全部都毀壞的幹淨,所以這種說法,在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就幾乎已經沒人提了。

這裏因樹木稍顯稀疏,天光透過枝葉間的縫隙斑斑駁駁的撒了進來,在往森林的內部走,幾乎就沒有什麼天光,不但光線極度昏暗,周圍的空氣中還彌漫著沼氣的味道。這裏的樹木雖然稍顯稀疏,但種類繁多,而且無一例外的,所有的地方都長著綠蘚,泥巴也非常鬆軟,幾乎一踩一陷。

站在這空無一人的盆地森林裏,孟天放感到雙腿發軟,脊背發涼,頭皮發麻(其實是真的嚇的),於是坐在那裏喘了一會兒氣。這時他發現不遠處地上有一個點過的火把,於是走了過去,用打火機點燃,壯著膽子,一手舉著火把,向石塔倒塌的方向搜索過去。

不知為什麼,他一心隻想找到這“鏡下宮”的入口,冥冥之中覺得,隻要進入地下“鏡下宮”就能脫離這裏,得脫升天。可惜的是,他身上沒帶什麼裝備,能不能入得宮內,就得看自己的造化了。

他這般深一腳淺一腳,在叢林裏沒頭沒腦的走了好久,憑借著草木間依稀可辨得殘存遺跡,終於來到了塔後的一座古建築群遺跡。

隨著不斷的深入,他看到越來越多的殘簷斷壁,顯然這裏的地上古建築已經蕩然無存,隻剩下一些地基和斷牆,混跡於植被間,幾乎難以辨識,更不要說看清楚它原來到底是什麼了。但是看規模,這個遺跡的麵積極大。那座塔雖然倒在這一片遺跡範圍內,但是走了這麼久,具體在哪個地方,也很難分的清楚。

四處這麼一走,他漸漸覺得有些氣短,正想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突然眼前一閃,邊上包著整麵牆的草叢裏,突然收縮了一下,裏麵好像裹著什麼東西。他嚇了一跳,一骨碌翻了出去,同時手裏摸出一把飛刀準備甩出,可回頭一看,隻見被藤蔓草裹著的牆壁裏,有一具少數民族人的屍體,從還不算太破的衣服上看,像是個男人的死屍,而從服裝式樣上看很有些像烏苗的服飾。屍體已經幾乎幹癟了,但是那屍體的肚子處,不知道什麼原因,正在微微的鼓動,似乎破衣下有什麼東西在蠢蠢而動,欲破肚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