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也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這個劉協小小年紀便進退不失,言談之中暗藏雄心壯誌,實是可貴。想來若是自己好生扶保於他,今後此子當也可成為一代明君。
斷風寒再次仔細打量此刻的劉協,眼見他幼小稚嫩的臉龐已然透露出一絲成熟之感,內心亦是嘖嘖稱奇,心道難怪先帝劉宏喜歡他,就連董卓亦改立他為帝,盡管暗藏私心,但想必也是看出了劉協的不凡之處。
不過誰又能想到,劉協卻非是漢室血脈,卻是那假閹人張讓的骨血,斷風寒不可能知道,而連劉協自己亦不知自己的身世,而這個真相亦被曆史的洪流所掩埋。
董卓自從遷都長安後便已然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心思,整日都和一幹舊將沉醉在無邊的享樂之中。雖然皇帝無故失蹤了,但是他卻仍舊采取了賈詡的意見找了個替身作假。盡管有些大臣已經有所懷疑,可是現今長安以及涼州皆在董卓的勢力範圍之內,誰也不敢輕易發難。
沒有了小皇帝這個政治資本,董卓顯然不敢在妄求什麼皇圖霸業,但是以他現今的勢力,做個雄霸一方的諸侯還是很安穩的,所以隻要不妄動,天下的局勢對他還是非常樂觀的,至少中原以及南北各路諸侯不會吃飽了撐的在來找他的麻煩,而西蜀那些漢室宗族更是沒有那個能力。
當然,沒有了野心便不代表他變成了善人,至少現在的董卓還是很在意自己現有的權利的,絕對不會允許有人在背地裏搞壞事。他一聽說最近司徒王允和義子呂布走的很近,心裏便有了一絲不快。
不過還未等他想找王允的麻煩,王允卻是自動找上門來,竟是聲稱自己無意中得到了什麼寶貝,邀他過府一敘。
嘿嘿,想來董卓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
相比董卓的偃旗息鼓,青州曹操的如坐針氈(怕斷風寒報複),如今的冀州袁紹卻是熱火朝天的開始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
本來現在他就控製了冀州,穩穩地坐牢了頭把交椅。可是之前董卓給安插在冀州的韓馥卻讓他很不爽,盡管人家早已承認了袁紹的地位,可是袁紹總覺得有點不舒服,最後他還是聽從了手下的建議,自領了冀州牧,派人收繳了韓馥的領地以及兵權,隻給其封了一個奮威將軍的虛銜,既無將佐,也無兵眾。
在看到冀州內部重複安穩態勢,袁紹這才與曹操重新坐到了一塊,又開始探討起了“兗州威脅論”。可是盡管曹操說的天花亂墜,但是袁紹卻是一改先前的態度,反而並不那麼急著在意兗州了,這卻使得曹操大失所望。
將心有不甘的曹操打發掉,袁紹便采納了新近謀士沮授的籌劃,先是修書一封給斷風寒,修補雙邊關係,言辭中更將以往的過錯一股腦推到了曹操的身上。斷風寒在接到和書後卻是置之一笑,卻不搭理於他,不過念在袁紹尚還識相送來了許多金銀,卻也隻好讓程昱回書,語氣強硬地警告他不要打兗州的主意。
袁紹得到確切的答複,雖然對斷風寒的囂張比較不爽,但是卻還是忍了。因為此刻他的胃口更大了,想要的乃是整個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