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2003年香港克瑞斯黛春季拍賣會北京預展原定在3月26日開幕。

突襲而來的非典,攪亂了所有的計劃。克瑞斯黛香港總部不得不采取臨時措施,將所有北京預展展品放在官網上,供藏家先睹為快。網上預展後的香港正式春拍會也隨即宣布取消,所有藏品將與秋拍會一起,合二為一進行拍賣。官網上展品的照片顯然不足以滿足藏家的興致,雜誌封麵女郎再漂亮也比不得摟在被窩裏的女人更能刺激感官。

位於北京京畿附近的雲海市大道區十六條胡同一座帶院兒的民國老房子裏,一個女孩蜷縮在沙發裏,膝蓋上放著一款ThinkPadT3092C,右手邊是一款剛上市不久的iPAQH5450。女孩頭發不長,剛剛沒過脖頸,挑染成了淡黃,發質極好。她好像剛剛從被窩裏爬出來,頭發顯得雜亂無章,有幾縷垂到了耳梢前麵。女孩穿著一身素淡寬鬆的棉質睡衣,看不出身材。此刻,她素麵朝天,認真的在筆記本上瀏覽網頁。她聚精會神的樣子,顯得靜美,恬淡。

此次北京預展展品極為豐富,眾多流失海外數年的稀世藏品原本計劃出現在春拍會上,包括趙孟頫的一幅長手卷、成對的元青花瓷瓶、永樂大典殘本等共計156件藏品,無一不是價值連城的絕世孤品。而引起女孩注意的,卻不是其中任何一件。她獨獨對一幅明代徐渭的小畫軸產生了興趣。

徐渭傳世的作品較多,這幅小畫軸25*153cm,約3平方尺,參照去年克瑞斯黛秋拍會的行情,起拍價大概7萬港幣左右。這是一幅寫意小畫,畫中一個身形瘦削、峨冠飄帶的中年人,仰麵背對著讀者,正拾級而上,往蕭瑟的寒山而去。寒山蒼涼,暮色垂垂,石冷樹禿,給人一種孤獨和淒涼的意境。而畫中的中年人卻昂首而上,全然不理會周圍環境的蕭瑟,傳遞給人一種慨然獨行的精神。這幅畫作叫《寒山問路》,卷軸左下角有徐渭的題款,狂草不羈,豁然寫道:

琥珀光已盡,蘭陵酒更香;

此物能醉客,他鄉作故鄉。

再往下是徐渭的落款,卻沒有印章。

女孩盯著這幅畫,心裏想著,可憐的老頭兒。

這幅畫,隻有作者的落款,沒有印章,卷軸幾乎沒有折痕。除了作者落款,再無其他藏家的收藏印章。女孩心裏想著,又自顧搖了搖頭。能出現在克瑞斯黛預展會上,應非贗品。

女孩明澈的眸子裏,波光婉轉,攝人心魄,叫人心醉神怡。這樣一個恬淡溫婉的女孩,可令世間的嘈雜和紛擾退到寂靜的角落。她如秋葉般靜美。

女孩盯著這幅《寒山問路》許久,仍不得思路。按照慣例,克瑞斯黛並不提供藏品的來源,所有參展的賣家個人信息均可得到最高級別的保密。去年秋拍會上出現的一隻絕世唐代秘瓷淨水瓶,拍出了6000萬港幣的天價,至今賣家的身份仍為人所不知。不少國內資深藏家包括考古學家都曾對這隻淨水瓶和賣家的身份做過推測,但始終不得確切消息。這隻瓶子與1987年從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中發掘出土的秘色瓷風格極其相近,各種推測一時甚囂,莫衷一是。但是,對於賣家和藏品來源,克瑞斯黛始終恪守著行業最固執的原則,不肯透露任何信息。類同瑞士銀行保密規則的嚴苛行規,正是這些久負盛名的世界大拍賣行賴以生存的重寶所在,失去了客戶的信賴,拍賣行就失去了生存的先決條件,因此拍賣行的從業人員自上而下乃至公司的清潔人員,都受過嚴苛的保密培訓,他們對此視之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