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一番借著一番,幾輪射過,首當其衝的黃巾死士也是死掉一片。為了減少傷亡,黃巾士卒紛紛上前,企圖拉開距離。龐德自然看出賊軍的想法,大喊一聲,所有的弓弩手立刻將再次亂箭齊發,有的直射,有地則是將弓箭舉起,朝著遠處射擊,幾輪箭雨過去,黃巾再次倒下一百多人。看著賊軍慢慢靠近,龐德冷哼一聲,弓弩手紛紛退後,盾牌手卻是紛紛向前。
黃巾士卒看著漢軍主動拉近距離,不由得暗喜,紛紛衝上前來。十米,五米,三米,一米。就在這時,所有的盾牌竟然全部開闔,立刻長槍長戟從縫隙之中刺了上來,卻是徐晃的後軍到了。黃巾死士盡管悍不畏死,可是一個個袒露在外,毫無甲衣,那裏是這些人的對手,瞬間慘叫聲響起,再次倒下幾十人。如此一個上前,一個後退,形成了壓倒性的攻擊,偶爾有靠近衝上來的大刀手,也被刀盾手砍死。
騎士左右衝撞,刀盾手、長戟長槍兵兩相配合,黃巾死士徹底潰退,死傷一片。也許是受到衛寧所部英武的感染,一些膽怯、退避的漢軍也是恢複了戰鬥力,想著黃巾士卒衝殺上去,一時間就占盡了上風。衛寧看到此刻城牆之上的那巫師再次開始作法,卻是好不起作用,冷哼一聲,說道:“拿弓箭來。”
手下親兵立刻遞過一把五百石的硬弓,衛寧瞄了一眼城牆,目測應該在三百米左右,深吸了口氣,此時的連弩不過射程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有效的射程卻是在一百米之內,不然根本就沒有了殺傷了。而強弓最遠也隻可以射出三百多米,有效射程不過兩百五十米。自己軍中卻是沒有那種利用滑輪原理的戰弩和士兵腳蹬住發射的強nu。三百米的距離對弓箭和人力的考驗很大,風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衛寧深吸口氣,望著遠處的旗幟,看到旗幟順著城牆的方向飄蕩,暗叫一聲:“天公助我。”瞬間活動手腕,流利的搭弓,虎牙緊咬,利箭瞬間飛出。
那巫師此刻正抬頭看著天空,口中念念有詞,完全意料不到竟然有人回向自己射箭,下一刻不及反應過來,箭矢就射進了此人的頭顱,隨著慣性向後倒去。陪同在一旁的“張角”看到巫師死去,也是膽戰心驚,竟然慌亂的低下頭去。隨著這作法的巫師死去,城外的黃巾徹底了沒有了鬥誌,精神氣潰散。皇普嵩適當的抓住時機,讓休整了好久的西涼鐵騎和三河騎士再次上前,隨後漢軍的所有步兵也是壓了上去。看到黃巾潰退,幾萬漢軍嗷嗷叫著衝了上去。
戰鬥從三更竟然一直進行道了下午,差不多一個對時。城外的張梁看到大勢已去,帶著幾百士卒倉皇向城內逃竄,卻是被城下的漢軍阻擊而回,隻能拚死抵抗,最終戰死。張梁一死,城中的黃巾士卒也是膽破心驚,士氣潰散。皇普嵩斥退一名以士卒疲憊為由請求休息的校尉,皇普嵩久經戰陣廝殺,自然明白“夫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有何嚐不知士卒的疲憊和饑餓,不過此時機會難得,那裏有時間想這些,再次下令:“立即攻城,再敢言退者立斬不赦。”那校尉聽了此話,悻悻然退下。
皇普嵩料想的不錯,此時雖說士卒疲憊,不過看著潰敗的黃巾士卒,卻是士氣高昂,向著城頭衝去。反觀黃巾士卒,城外的慘敗早就讓其膽戰心驚,士氣喪失,看著漢軍大舉攻城,一個個驚慌失措。“張角”再次登上城樓作法,卻是沒有絲毫的效果。
接近黃昏,終於城破,黃巾士卒傷亡大半,漢軍斬殺四萬多人。見到城破,漢軍之中又有人高聲疾呼:“張角死了。”一邊高呼,手中還拿著一副九節杖和道袍,聞言的黃巾士卒不在拚死抵抗,有些自刎而死,有些投河自盡,餘下寥寥之眾的紛紛丟掉兵器,跪地求饒。漢軍從營外和城中繳獲之中錢糧無數,俘虜幾萬。
戰事方歇,衛寧看著遠處的城牆下麵,伏屍橫野,流血百裏,投河而死的黃巾士卒有幾萬之眾,高高堆積的屍體將清河都堵塞,看到如此場景,衛寧心中說不出的震動和震撼,有一股說不出的悲傷和歎息,盡管知道黃巾會失敗,可是親眼目睹如此多的人慘烈赴死,那種衝擊還是讓衛寧包裹影藏起來,逐漸麻木的心為之動蕩。衛寧隨皇普嵩一路追剿黃巾以來,潁川、長社、汝南的黃巾也見了幾十萬,可是今日的事情卻是第一次遇見,隨著“張角”生死,這些人寧願自殺,也不遠偷生,為的是什麼?難道是為了張角陪葬?有這樣的可能,但是更多的還是覺得自己的信念奔潰了,那個張角描述下的“黃天泰平”的政權永遠不會實現的失望,更是一種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