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章 端倪初現(1 / 2)

自己被刺,讓夏雲好不惱火,這一驚一嚇的,加之祭祀大典太過勞累,便有心偷懶一下。夏雲以龍體微恙為由,連續幾天停了早朝。這些天都由後宮的周皇後、田貴妃、袁貴妃的陪著,不是看看戲呢,就是聽聽曲,再要不就是到太皇太後和劉太妃哪兒請安問好,順便說點家長的,盡點孝心,畢竟這二位年歲已經大了,自己好歹要盡點心。

日子呢,夏雲過得倒是蠻愜意的,不理會朝廷那煩人的政事,身處皇宮大內,也不擔心那刺客前來行刺,出了這麼大的事,侍衛統領、鑾儀衛、錦衣衛趕緊加強防範,大內的侍衛和禦林軍都增加了一倍,安全是沒有問題。

宮外呢,老百姓則不理什麼國家大事,該幹嘛,就幹嘛,沒有這份閑功夫操心,家家戶戶準備著過年的物什,貼對聯的、掛燈籠,買年貨等等。集市照開,買賣照做,再怎麼著,就算是老天爺要塌下來,也自有人頂著,咱普通老百姓管這事幹麼,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吧。

今年比往年日頭要稍好過一點,新的大明聖天子比他那個隻喜歡木匠活的哥哥強,喜歡管事,而且管也不壞;也比他那個當爺爺的強,事必躬親,勤政愛民。你說,咱大明的老百姓要攤上個好皇帝有多難,容易嗎?

三法司和錦衣衛那邊,有點苦悶,這不!刑部尚書毛士龍、大理寺卿潘士良、都察院左都禦史劉宗周三位正坐在三法司衙門裏頭喝悶茶。

毛士龍喝了一口碧螺春,咂巴咂巴嘴角,有點牢騷地說道:“我們這些日子,可是日以繼夜的追查刺客,可這刺客到那裏去查呀,就那麼點線索,一塊破玉佩,還被皇上拿著,怎麼查?”

潘士良放下茶杯,拇指撇了撇嘴唇上的胡須,無奈地道:“咱們當今這位爺,那可精明的很,早有交待不得濫刑,不得莫須有,不得冒充,你說這怎麼交差?”

“還能怎麼辦,有線索得查,沒有線索,努力找到線索去查,這是旨意!到這個份上了,咱們啦!是走一步是一步了。”劉宗周歎口氣道。

潘士良好像記起了什麼似的,神秘地道:“皇上派錦衣衛參與此案,二位大人認為如何啊?”

“好啊,有了他們這些個秘密力量,咱們這案子也許能夠早破了!”毛士龍有點興奮。

“我看不見得吧,怕不是那麼簡單,這案子交給我們啦,那是走台麵,是朝廷的事情,有關百官聲譽的,朝廷的臉麵;派錦衣衛參與其中,主要是監查咱們的,怕興大獄啊!”

“為什麼這麼說?”潘士良和毛士龍異口同聲地問道。

“你們想想看,這行刺皇上,那可是通天大案啊,絕對誅九族。這種案子一旦發生,滿朝上下,文武百官,各自都要小心翼翼的,弄不好被自己的對手,一道彈劾折子遞上去,說你是逆讜同心,狼狽為奸,蓄謀弑君,嗬嗬,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給你下了大獄,從到天牢,至於證據嘛,慢慢地再說。這些個事情,在正德帝、世宗朝時候,還少發生過?

況且這種刺殺案,線索又這麼少,那麼便給有心人鑽了空子,沒有線索是吧,給你找啊,沒有物證吧,給你弄啊,這麼一下來,無頭案也會變成鐵案的。

咱們這位皇上那可是聖君,心裏麵明白得緊,知道這些個底下查案人的手段,預先就留著,派一個錦衣衛過來,還下了旨,不得亂捕,不得刑訊逼供,嗬嗬,厲害著呢。所以我說,咱們還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老老實實地辦差囉!”

劉宗周說了一大通,精於此道的話,將其餘二位說得,一起點頭稱是。這二位也是久居官場的人物,對於這些個道道還是明了的,當下也不聲張什麼,三位繼續喝著閑茶。

過了半晌,這三位差人前去請錦衣衛都指揮使劉應遠過來,商量案情,幾位也都是辦案的高手,湊在一起也商議出來一些辦法。劉應遠靠著自己掌握的勢力,幾天下來倒也查出個道道。

這日劉應遠剛回府邸,便聞皇上又要召見,沒有停息,就隨著前來傳旨的太監進宮。二人離開劉應遠的家,往大內趕去,在路上劉應遠小心地問了問傳旨的太監,皇上召見自個兒是什麼事情,太監回道說不是很清楚,估摸著是在催問案子的進展吧,劉應遠聽了,心裏有些譜兒。

穿過金水橋、過了午門,行過太和殿,直達乾清宮西暖閣門口,前頭領路的太監轉過身對劉應遠說道:“劉大人,先等一會兒,咱家先去稟報皇上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