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風暴(2 / 2)

三子把班長扶了起來,我從土堆中摸到了班長拿的指南針,拿在手裏。老柯走在前麵,則是抽著煙卷,莫不成國民黨的人都好這口,喜歡新的玩藝?我和三子在後麵攙著班長。沒走多久,就看到一條河流,不過水流的很慢,有的地方還上了凍。

老柯走到河水邊,從包袱裏麵拿出水壺,衣布(也就是很小一塊布,因為在我們那裏生活是很艱苦的,有時候找一塊像樣的布就成了洗臉用的),老柯把水壺裝滿了水,雖說還不知道這裏水能不能河,但最起碼比沒有的強。

三子這邊,一看老柯走過來來,把班長推到了我們的身上,說道:“周國,你和老柯先讓班長清醒下,我去河邊弄些吃的,忙了一天了,肚子咕咕直叫。”三子這麼一說,也確實覺得自己已經很餓了。“不過在這個地方,你能找到吃的東西?”我驚訝地問道。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才是撲捉泥鰍的最佳時節。河水一上凍,它們隻能躲在窩裏麵冬眠,隻要找到泥鰍的窩,就很容易抓到它了。有次我就還把長蛇當成了泥鰍,結果被那長蛇狠狠地咬了一口,現在還能看到要傷痕呢。”三子說著朝河邊走去,我說:“三子你慢點,小心地滑。”“沒事的,我從小就開始幹這個了。”

我把班長扶了起來,班長也從迷糊中,醒了過來,接過老柯沾濕的衣布,在臉上胡亂地抹著。

三子還在撅著屁股在河岸邊的淤泥中掏著泥鰍。我大聲喊道:“三子,掏到泥鰍了沒,班長已經醒了,看樣子等不到晚上就能到達聯絡站了。”三子從泥土中走了出來,“今天真是見邪了,什麼也沒掏住,連個魚苗也沒見到。”老柯說道:“這邊的河不像我們那裏的,而且現在的氣候也不適應它們的生存。”班長用輕微的聲音說道:“這裏的確不是魚兒生存的地方,不過同樣是在新疆,聯絡站那邊卻有好多的魚。”

三子一聽急壞了,“那我們趕快去聯絡站吧,天黑之前應該可以到達的。”說著便去把班長扶了起來。走了幾個鍾頭的路,終於到到了知青的聯絡站,“看!那就是咱們知青站顯著的標誌。”班長指著遠處的五星紅旗說道,紅色的五星紅旗在微風中顯得是那麼壯觀。我倒是覺得這一路走來,有一種當年毛爺爺上井岡山的感覺。或許都是這種活不見人、死不見鬼的地方吧。

不過累了兩天,總算走到了。“倒是可以趁著現在天還沒黑,洗個澡,在這附近轉轉嘞!”三子說道。“這附近有好多山,最好還是注意點,之前有好幾個人都在山林裏落難了。”班長提醒道。

迎接我們的是一個叫胡曉月姑娘,年齡大概有十七八歲,我們都叫她“小月”還有兩個分別是小月的爺爺胡四一(我們都是這麼叫的)和她的弟弟胡小雨。

我、三子、老柯和班長洗過澡後已經臨近黃昏了,當時被風暴刮得全身都是灰土,除了還能很幸運地看清我們長得樣子外,其他的地方,差不多都是灰塵了。

小月倒是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套新的衣服,說是這是黨為了照顧我們知青青年,給每位剛來的人發件衣服,現在還有剩下幾件。聽小月這麼一說,我咋感覺那麼的別扭,黨要是真的照顧我們,就不該把我們派到這種地方插青,雖說是新疆,這和去撒哈拉沙漠有什麼區別,剛來就碰到個這麼倒黴的事情,也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

我和班長還有老柯的衣服都還合身,到三子那,衣服是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三子死活要換件大號的。可是小月說道這件衣服算是剩下來的最大號了,沒有更大號的了,沒想到三子竟然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胖。不過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為三子要減肥呢。

晚飯是烤魚,還有幾隻野山兔,兔子是在山上打來的。餓了兩天總算有頓好吃的了,吃完飯後,三子非要拉著我去山上打幾隻野兔來,說是好為革命黨送個見麵禮。我對三子說道:“我們剛來,任務還沒分配,等過幾天再去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