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在臉上的麵紗被風挑起,在空中打了個旋,悠悠然飄落而下,掃過屏住呼吸的宮人,看著她他的眼睛熠熠生輝,掩住了那絲淘氣,百轉千長,指尖流淌出聲音如展翅欲飛的蝴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清亮亮的流淌著,又好象塞外悠遠的天空,沉澱著清澄的光,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開放,飄逸出琴音的芳香,翼軒與索菲亞早已完全沉醉其中,恍惚間猶似身臨江塵漁樵之上,看那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悠然自得,妙不可言。
奏唱聲略略一頓,原來是那第三段已經唱罷,緊接而來的第四段唱詞,更是美不可言。
“曉起帶月行,披星臥月眠。撒網也,扁舟係水濱,風靜波平。伐木也,持斧入深林,霧散煙晴。終日安然,得魚負薪。摧枯拉朽,巨口細鱗,賣與市中人,飲泉息石在山中,此江山不換與三公。隻見矗崎嶇猶有路通,野客並那山翁,竹徑更有鬆風。遁世逍遙,茫然不知南北與那西東。山無曆,寒到便知冬。山寺遠,回不聞鍾聲。仰觀那懸崖峭壁,峻阪高峰,飛泉瀑布,隨意縱橫。逃名天地外也,有甚麼那愁容。大嘯一聲,山穀皆鳴。無掛礙,別紅塵,卻疑身在五雲中,釣得的鬆江細鱗,沽來美酒,對明盈傾,酩酊後,歌一曲,響並雲英,把洞蕭頻橫。”
如歌的琴聲,如春風綠過田野,如雨筍落殼竹林;如蛙聲應和,似拍岸濤聲;仿佛黑夜裏亮出一輪明月,回旋在蒼照暮色中的小道上,又猶如一股清泉為每個途人洗去心靈的汙垢,洗去疲倦的塵埃,不知不覺間,就能令聽者的思緒漸漸地與這靈動美妙的琴聲融為一體,有超脫紅塵,達到一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之境。
翼軒與索菲亞,當然還有雲夢先生自己,早已成為這和諧場景中的一部分,天地間,唯有白霧、江水、琴聲、和自己,清澈明淨的琴聲潺潺流動。如同來自深穀幽山。靜靜地淌著,淌過人生的皺折,淌過歲月的顛沛,靜靜地淌著。
接下去,是第五段。
“登山日未曛,昆侖絕頂,拗珊瑚寶樹,帶月連雲,歸來煮茗也氤氳。薜蘿深處絕塵紛,問出君,北山移文,請俗客漫相聞,水天無際遠相連,有時把卻絲綸,星鬥動寒漣。宅江湖也,幕天地也,吞日月也,更傲風霜也,江幹任盡眠。扁舟不係也,一任風吹蘆花淺水邊。醒時萬裏湍流處,濯足漫衣褰。卻笑範蠡當年,不早歸旋,花開葉落,不知世界,不記春秋。桃源流水,何處更那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