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那位叫做小紅的年輕女子身後,李逸這才得空仔細打量這紅樓內的陳設。紅樓外邊看起來雖不其眼,可是裏麵確實空間極大。據李逸估計,光是那大廳便有當初在軍中時的一個小型操練場大,那樣的操練場,可以容納兩千人。
大廳之中擺設也極簡單,正中間有一巨大的水池,水池後麵是一座高近一丈的假山,假山上有瀑布流下,在池中彙成了一個小潭。池中養有各色的金魚,還有水草點綴其中。整個大廳中,除此之外,便隻有三架同往二樓的樓梯。樓梯上和大廳的地板上,都鋪有華麗的地毯。這翻陳色雖然簡單,可是卻別具匠心,而且可以看出,其造價必然不菲。
李逸來到李青蓮訂好的房間後,看到裏麵包括李青蓮在內,已經有了三人。而且其中一人,還是老朋友袁文朗。再袁文朗的旁邊,還坐著一個年青人,看來和袁文朗有幾分相似。當他看到李逸在打量他後,略顯羞澀的笑了笑,算是打了個招呼。而另一人年紀大概在二十七八之間,已經蓄了須,可是卻眉頭緊縮,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一臉的愁苦。李逸心中了然,看來此人便是今天的主角了。杜子美,杜少陵。
果然,李青蓮一番介紹後,那人便是杜子美,而袁文朗身邊的年青人,則是他的弟弟,袁文才。今天,李青蓮因為前次得了李逸《俠客行》之讚,特意給自己做了一幅俠士的打扮。腰間掛了一把長劍。這麼一來,倒也顯得英風爽朗。
這麼一番介紹後,眾人自是少不了一番久仰久仰,客氣客氣的寒喧了。這麼一圈下來,分賓主坐了,酒開始喝酒。這既然是在青樓之中,一喝酒自然就少不了要叫姑娘來陪。那三人想來都是這裏的熟客了,都有各自相熟的姑娘。李逸和那袁文才,在三人的介紹下,也各自找了一個姑娘。
文人才子之間喝酒,也就那麼幾樣,無非說說風花雪月,興致來了談談詩詞歌賦,相互吹噓一番。這次,因為是給那杜子美接風洗塵,因此,席間也少不了也他說說這短時間來在南方的見聞奇談。
那杜子美對李逸也是有所耳聞,又聽得李青蓮和袁文朗兩人極力的推捧,就連那袁文才也是佩服的不得了的樣子。如此一來,李逸心裏不由暗暗叫苦。等他一聽袁文才的吹捧佩服後,心裏不由暗罵,老子這才和你第一次見麵,你佩服個屁啊。
果然,這麼一番說下來後,杜子美又誠心請教李逸詩文。那李青蓮和袁文朗幾人自然也是一個勁的勸。
李逸推不過,沉吟一陣,想起李青蓮說過這杜子美有一副憂國憂民心,便脫口吟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可是,他剛剛吟到此處,便聽到房外一陣乒乓之聲大作,緊接著又是一陣嗬斥聲傳來。聽那聲音,仿佛就在他們門外。當下,李逸便收聲傾聽。那幾人也一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