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錦繡軍中所發生的一切,全都被李逸收在了眼中。藏身在另外的一棵樹上,李逸非常後悔自己為何不多做幾支投槍?就剛才所取得的成績,和對方的反應來看,李逸相信,如果能在多一些投槍的話,那也就意味著對方會出現更大的傷亡。雖然在背上還背著十二支弩箭,可是不到萬不得已,這是不能動用的。現在,這幾乎就是李逸的殺手鐧,當然要用在最該用的地方。
雖然對方的反應舉動使李逸大跌眼鏡,不過,這並沒有使得他放棄原本的計劃。而且更是不會就此而看輕對手。為了能夠更好的執行自己的計劃,李逸不得不冒險將自己的行藏故意的暴露給了對方。
發現了李逸的行蹤後,錦繡軍並沒有急衝衝要來生擒活捉他以給死去的同伴報仇。而是在唐楓的指揮下,更加謹慎的對李逸展開了包圍。李逸不明白的是,對方這樣做,不過是為了防範老太監而已。隻可惜,他們做的這些,是白費了力氣。
看著對方小心翼翼的進行包圍,李逸不由一陣猶豫,看來還真是低估了對方。從被對方發現蹤跡以後,李逸所作的一切,拋屍、投槍、最後甚至自曝行蹤,其目的不過是想要激怒對手,從而能夠引誘他們鑽進自己一早就布置好的機關陷阱之中。當然,計劃不會就這麼簡單,李逸決定以自己為誘餌,將盛怒之下,已經失去判斷力的錦繡軍引入陷阱機關之中,使其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降低對方的戰鬥力。
李逸也知道自己這個所謂的計劃太過簡單了一點,不過值此危機關頭,已經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想出更加完美的計劃來了。更何況,就目前情況來看,這個計劃似乎也是唯一可行的。可惜,眼看著就要成功之時,對方卻並不上當。
從開始的情形來看,李逸已經成功的挑起了對方的怒火。可是,情況卻沒有按照李逸預想的發展。也許是對方的指揮者太過高明?李逸搖了搖頭,不相信對方在沒有足夠的情報下,就能夠一眼看穿自己的小把戲。還是對手足夠的謹慎?李逸一陣苦笑,從對方隻憑一千人就敢來狙殺兩千楚軍,而且時候更是敢一路追殺至此的行為來看,對方似乎和謹慎二字也扯不上什麼關係。
看著幾十錦繡軍已經從背後擎出了和他背上一模一樣的三連弩,李逸口中一陣發苦。他明白,若是自己還是這樣沒有什麼動作的話,也許下一刻,自己就會被他們射成一個馬蜂窩。
可是,眼下的情況自己就算又能怎麼樣?從對方沒有按照預想中怒火攻心的衝上來找李逸報仇,而是在指揮者的指揮下一步步進行著包圍開始,李逸就明白,自己一直以來不惜用性命去爭取的主動,已經離自己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