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十四)(2 / 2)

徐子安目光瞪視著他,還未動作,身後跟著的一群人中忽然竄出一人,幾步跑到陽虎麵前,手起劍落,陽虎立時便身首異處,屍體倒在一邊,頭顱已被提在手裏,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五大校尉中唯一還活著的魯叔。

魯國群臣齊齊發出一聲驚呼,隊伍混亂起來。

徐子安大聲對魯國群臣喊道:“大家不要驚慌,這陽虎臨陣脫逃,陷害忠良,是魯國的叛徒,其罪當誅。”魯國群臣這才鎮定下來。

魯叔站到徐子安的麵前,揚了揚陽虎的頭顱,嗬嗬笑道:“戰死的5千魯軍終於報仇雪恨了。”

徐子安低聲道:“隻是這樣殺他,實在太便宜他了。”

魯叔一拍額頭,大叫道:“對啊,我一急就忘了,應該用鼎把他烹了。”

曲阜城中,魯國國君和群臣對徐子安自然是感激涕零,在徐子安表示要聯合各國,一致抗擊蒙古的意思後,魯候毅然將魯國相國的印信交於徐子安之手,有了這個印信,徐子安便可以調動魯國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軍力。

因為還要追擊楚軍,徐子安和趙軍、韓軍不敢久留,很快便從曲阜城中撤出,在補充部分糧草後,另有4萬魯軍加入了聯軍,此時天色已經大亮。

曲阜城外,徐子安與樂羊、慶舍、蘇秦和公孫喜等諸將分道揚鑣,自己率領3萬趙軍騎兵,從西北方向繞道趕往鄴郡,設伏阻擊楚軍。

這樣,由趙、韓、齊、魯四國組成的42萬聯軍,在從曲阜到鄴郡的廣大區域內,布下了一張網,一張上萬平方公裏的巨網,捕捉的對象便是那近30萬人馬的楚軍主力。

徐子安的計劃是這樣的:

“從曲阜到鄴郡,步行大概要10天左右的路程,而楚軍當然不會按照徐子安的設想,乖乖的前往鄴郡。

楚軍一路向東南方企圖返回楚國,但必然會被孫臏的齊軍阻攔,而楚軍後有趙、韓聯軍追擊,肯定不敢戀戰,必會轉而向西北方向,進入黃河流域,順著河向東南,與梁國外黃以南的楚軍彙合。

但當楚軍遭遇到都關,佤城,濮陽一線的韓軍阻擊後,肯定會向西渡過黃河,企圖甩掉聯軍,而徐子安的騎兵就在黃河以西的鄴郡等著楚軍。

而在楚軍一路疲憊,被迫撤到鄴郡的時候,早已在那裏以逸待勞的3萬趙軍騎兵,將會給楚軍迎頭痛擊,配合著源源不斷趕來的聯軍,楚軍將再也無回天之力。

當然,楚軍很可能也會狗急跳牆,拚死向南,攻擊前進,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那楚軍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南線的六座城池都在聯軍手中,楚軍身後又有16萬趙軍尾隨,在城下將楚軍拖個三五月易如反掌,到它糧草不濟的時刻就是30萬楚軍的末日了。”

徐子安一邊加緊趕路,一邊仔細思索著,這一計劃的規模如此宏大,即使其中出現丁點紕漏,都可能導致計劃的全麵失敗,必須仔細想想,把一切的意外都考慮進去,務求萬無一失。

第七天,騎軍終於趕到了黃河岸邊,渡過黃河就是鄴郡了,正當徐子安下令要準備渡河船隻的時候,忽然從後方傳來一陣馬蹄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