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安還沒跑到城牆跟前,便遠遠看到此時的城牆上,無數梁國(就是魏國)士兵和衛軍士兵在城上互相砍殺,斧光劍影,殺聲震天。
戰死者留出的鮮紅的血液如同粘稠的岩漿,順著城牆的牆壁緩緩向下流淌,城牆上半部分竟然像被油漆刷過一般,在日光的照射下,鮮紅一片,讓人駭然。
城牆上的防禦已被梁軍攻破多處,大群梁軍如泄了閘的洪水一般,從各個缺口處蜂擁而入,由百姓組成的衛軍,此時被壓縮到各個角落,仍然負隅頑抗,不過慶幸的是,城門處的城牆還沒有被梁軍占領,否則城門一旦被打開,濮陽城瞬間就要被梁軍完全占領了。
此時的城門反倒成了衛軍兵力最多的地方,徐子安邊向城門處跑,邊觀察梁軍的動向,隻見此時的梁軍,並沒有急於擴大戰果,更沒有搶奪上下城牆的通道,而是穩穩守住各個突破口,接應後麵的部隊。
徐子安略一思索,心中恍然,由城牆上屍橫遍地可以看出,梁軍必定是沒有想到衛國的反抗會如此激烈,並沒有做好苦戰的準備,預備隊數量肯定不夠,隻能稍微拖延時間。
而由百姓組成的衛軍,雖然為了保衛家國而變得極為勇猛,但是實戰經驗、格鬥技巧、身體素質都遠遠比不上梁軍,這一點梁軍的指揮官肯定也看出來了,所以隻要城牆上的梁軍達到一定數量,那麼衛軍便肯定不可能再奪回城牆了,這可以說是十拿九穩的戰術。
但是這一點,徐子安正好可以利用。
不多時,徐子安便衝到城門上方的城牆處,剛剛站定,忽然傳來一聲嬌叱:“李子仲,你不護送太子,來這裏作甚。”
徐子安仔細一看,隻見人牆之中露出一張俏麗的麵孔,不是別人,卻是公主,此時的公主也是一身戎裝,但顯然是倉促間找來的,上衣甲胄完全不合她的身材,顯得鬆鬆垮垮,隻有腰間被一條布帶係的緊緊的,顯出了她纖細的腰肢。
已經到了這種時刻,徐子安哪裏會理會公主的言語,“倉啷”一聲抽出腰間的顛影長劍,向天一指,大聲吼道:“公孫已死,衛國將士,聽我將令!!!”隨著一聲大喊,李牧、樂乘、傅抵,慶舍的身影在徐子安的腦海中一閃而過,時隔數月,長平之戰時的熱血彷佛又回到了徐子安的胸腔。
公主被徐子安忽然的舉動驚呆了,愣了片刻,猛然衝到徐子安身邊,雙手拉扯著徐子安高高舉起的持劍的右臂,大聲喊道:“太子在哪裏?太子在哪裏?你快快護送太子出城,快快離去!!!”說到最後,竟然已經略帶哭腔。
這時,前麵二十幾米處又傳來陣陣廝殺之聲,梁軍已經開始向城門處推進了,徐子安知道,這是梁軍在城牆上的兵力已經達到預期的數量,開始擴大突破口了,局勢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時刻,成敗就是這十幾分鍾的時間了。
徐子安猛然從地上拾起一顆剛剛被砍飛過來的衛軍士兵的頭顱,舉到公主的眼前,使盡全力吼道:“你問問他是怎麼死的,他就是為了你的太子被砍去腦袋的,衛國百姓都死了,衛國亡了,你的太子還能活著?”徐子安的話語一句緊跟一句,最後一句幾乎就是怒吼。
公主不知是被血淋淋頭顱所嚇,還是被徐子安震耳欲聾的吼聲所駭,“騰騰”向後倒退幾步,一把扶住城垛方才立穩。
徐子安也不去理她,放下手中的頭顱,猛然跳到城牆牆沿上,沿著牆沿快步向兩軍廝殺的鋒麵奔去。不出幾個起落,已經跑到了梁軍麵前。
徐子安大吼一聲,從城垛上高高躍起,閃著寒光的顛影寶劍帶著尖銳的哨聲向一名手持長矛的梁軍猛劈下去,那名梁兵的反應也是極為敏捷,看到徐子安的長劍劈下,連忙橫起長矛向上格擋,而其他梁軍紛紛挺起長矛長劍向他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