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安這樣問,是因為他記得曆史上的樂乘也是趙國最重要的將領,雖然名氣比不上李牧,廉頗,趙奢、龐媛。但也決不是一般戰將所能比擬。
李牧搖搖頭歎息一聲道:“希望我是多慮了。”
兩人一時無語,旁邊早有軍中醫人上前欲扶二人返回箭頭村內包紮傷口,剔出弩箭,但是二人心憂樂乘的騎兵,不願離去,醫人隻好就在半坡之上臨時為二人處理傷口。
秦軍的弩箭的箭頭呈三棱狀,擁有三個鋒利的棱角,每個棱角後都有倒刺,所以一旦射入肉中既難以取出,又難以愈合,剔出弩箭所受到的痛苦比被箭射中時的痛苦更甚,徐子安和李牧都坐在地上,一邊咬緊牙關忍受著,一邊密切注視著戰場的情況。
遠處樂乘的前軍已經和秦軍的後隊接觸上了,趙軍士氣正旺,象趕鴨子一樣驅逐著秦軍,一路勢如破竹,秦軍的後隊頓時大亂,被砍殺者,自相踐踏者,墮馬者,一時間死傷甚眾,徐子安看到這裏,長長出了口氣,笑道:“大哥,樂乘將軍看來勝利在望了。”
卻見李牧眉頭緊皺,臉色發青,忽然騰的一下站起,雙眼直直的看著遠方,叫道:“不好。”
徐子安大惑不解,也跟著站了起來,隻見秦軍被趙軍追殺的後隊雖然狼狽不堪,但是在後隊的西麵卻隱隱冒出無數矛頭,矛頭都是斜著指向天空,矛杆非常長,據徐子安估計,至少要有6。5米,而他們斜著拿如此長的長矛肯定比樹直著拿費勁許多,如此費勁的做法,顯然他們是不想讓趙軍看到。李牧、徐子安是站在高處,秦軍隊內的情形一覽無餘,但是高地之下的樂乘肯定是看不到的。
一切都晚了,隻聽見秦軍軍中傳來震耳的戰鼓之聲,頓時混亂的後隊仿佛被打了一針興奮劑,速度忽然提高,向兩麵散開,兩翼象一把碩大的鋼鉗慢慢張開,呈現在趙軍麵前的是無數根有兩層摟高的長矛,一排一排從空中慢慢倒下,仿佛一片巨大的波浪拍岸而來,浪尖直指奔騰而至的趙軍。
徐子安心中驚異,因為在自己和李牧等500多趙軍排在坡頂的時候,看到七萬多秦軍向箭頭村撲來,前麵是幾千騎兵,後麵是車兵,車兵後麵隻是拿著短矛的步兵,哪裏來的長矛步兵呢?
李牧看著徐子安疑惑的表情,知道他想的什麼,說道:“肯定是秦軍為了完成對箭頭村的爭奪,一路上人馬不歇,而長矛過於沉重,影響步兵的速度,所以就放在隊後的戰車之上,這種情況以前並沒有發生過,我們都大意疏忽了,以為秦軍趕來的大軍為了加快速度,沒有長矛兵,怪不得蒙恬被騎兵追擊仍然有持無恐的徐徐撤退。”
李牧頓了頓又說道:“通常長槍兵之前必有盾牌兵來抵擋弓弩,但秦軍的騎兵之後直接就是長矛兵,顯然是蒙恬看出追擊的我軍騎兵的目的是衝擊其陣形,而不是射殺,所以有意安排的這個陣形次序,蒙恬能在在大軍敗退之際還能如此冷靜謀劃,真不是凡人所能做到的。”
就在二人說話的片刻,趙軍的騎兵已經撞在秦軍的長槍陣之上了,這並不是趙軍騎兵的駕馭馬的能力不夠熟練,看到前麵的長矛陣還要往前衝,而是騎兵一旦衝鋒,必是一往無前,否則即使不被前麵的長矛插穿,也是被後麵的戰馬活活踩死。
徐子安的心揪緊了,不知道騎兵能否衝破秦軍長矛戰陣,卻聽見身邊的李牧丟下一句“完了”,一把推開身邊欲扶住他的醫人,一瘸一拐的向坡上走去,身體竟然微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