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國寶(2 / 3)

裝甲運兵車風馳電掣般的趕往呼和浩特市,車上的特警們麵無表情的隨著車顛簸著,徐子安懷裏抱著金盒默不作聲,心裏卻是激動難耐,這種心情除了在賭桌上出現過以外,在他這位身經百戰的特警精英身上還是很少出現。

說到徐子安卻是一個異數,他18歲進入武警學校,20歲便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並被分到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武警分隊,在進入武警支隊第三個月,他就在一次針對恐怖分子的打擊任務中,依靠靈活的頭腦敏捷的身手和精準的槍法,在戰友沒有及時趕到,而東突分子即將逃逸的緊急關頭,他當機立斷以一人之力擊斃擊傷二十二名恐怖分子,並且一直堅持到武警分隊的趕到,給全殲這股恐怖分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榮立二等功並被通報嘉獎的徐子安又被調往北京武警總隊服役,在服役兩年裏他又榮獲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並被調入北京特警支隊任支隊長,但是徐子安卻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也是這個毛病,把他送到這渺無人煙的大草原上。

他生性好賭,在學生時代就經常找人打打紙牌賭錢,他完全能考上大學,但自幼喜歡武術的他卻覺得當武警或許前途更好,所以他毅然放棄了進入象牙塔的機會,選擇了武警學校,這在當時人們以上大學為榮的大環境下也是異類了,由此也看出他這也是拿自己前途作賭注的一次豪賭,但在北京特警支隊任職期間,他卻因賭博而被處分,若不是他平時表現優秀,早已被清退出隊了,所以上級最後安排他到李文博領導的國家科考隊中擔任武裝護隊的任務,也算是以觀後效的用意。

徐子安作為科考隊護隊長的職務已經兩年了,他剛來時上級並沒有告訴他這支科考隊是作什麼的,隻是告訴他去了就會明白,他心裏也覺得奇怪,從沒聽說科考隊要武裝特警來做護衛隊的,這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科考隊呢?

當他到達鄂爾多斯後才驚異的被告知,這是一支找尋中國曆代王朝視若最高權利象征的傳國玉璽的國家考古隊,這讓他興奮異常,因為早在高中的曆史課本中,他就對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傳國玉璽好奇非常。

於是徐子安便時常去聽李教授講解關於玉璽的故事,李教授對這位虛心好學的警官也很是敬佩,不僅經常給他講解玉璽的典故,還順帶給他講了許多曆史上的大事趣事,以及李教授自己對曆史發展的看法,對曆史事件的觀點,這讓徐子安受益匪淺,也讓他對曆史提起了強烈的興趣.

徐子安甚至提出等服役期滿了,便跟李文博教授的科考隊一起考古的想法,李教授當即欣然答應了,這位機智敏捷、好學上進的警官很是得到他的喜愛。所以在大草原的兩年多時間裏裏,雖然生活艱苦了些,沒有麻將打,但徐子安卻過得有滋有味,非常充實。

兩年多的時間,這支國家考古發掘隊跑遍了甘肅,新疆,內蒙古甚至外蒙古的山山水水,根據元末明初的史料和民間傳說提供的線索,應用先進的科考儀器,最後把目標鎖定在鄂爾多斯草原的千裏山拐子溝附近.

這是因為傳國玉璽在靖康元年,北宋被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玉璽便被大金國掠走。然而在元朝至元三十一年,玉璽又重現大都,被元朝皇帝所得,此後玉璽便一直在蒙古人手中,直到順帝時,蒙古人被朱元璋逐出中原,並把玉璽帶入草原,此後明太祖朱元璋派徐達進攻漠北,掃除殘元勢力,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奪回傳國玉璽,可是卻沒有成功,此後玉璽便一直銷聲匿跡,雖然期間時有一些所謂的“傳國玉璽”出現,但經過考證,都被證實是贗品。

徐子安最為感興趣的是就是為什麼這麼一塊玉璽,就能代表國家的最高權利,曆史上多次大的事件都是圍繞這塊玉璽而展開的,皇帝們視這塊玉璽為國家重器,即使殺人贏野,巧取豪奪,勞民傷財也在所不惜,這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針對徐子安的疑惑,李教授給他講解了一番:

其一,傳國玉璽初時是楚人卞和在山中所得的一塊璞玉,但是他兩次獻出都被楚王斬掉一足,由此可見其不同尋常,要知道在古代的玉器非常普及,玉器不僅被作為觀賞品,在酒具、器皿、樂器甚至農耕時都會用到,古人對玉石的熟悉程度絕不亞於對其他日常用品的熟悉程度,而拒絕卞和獻玉的是楚國兩位國王,身為國王,他們對玉石璞玉更是司空見慣,既然連他們都不能辨別出來,這就說明這塊璞玉的不同尋常。

其二,玉石是不會發出光線的,然而這塊和氏之璧卻能發出讓人感覺十分舒服的溫和的綠光,這也說明和氏璧很可能來自外太空或者是史前文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