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作品故事大綱(1 / 1)

本文以戰國末年為舞台,再現百家爭鳴之精彩,名將亦各顯其能;亂世爭雄,不隻重於各國的軍事爭霸,亦注重各家思想的碰撞。本文並非爽文,想以史家的出發點來寫故事,寫出曆史的無奈:主人公雖有縱橫天下,大人之能,但也有小人之心性,滅一國失一人,為之代價。紛爭亂世,百姓苦也,一統天下,百姓亦苦也。曆史如此之沉重,讓人難以直視。同時,以“兼愛非攻”行走天下的墨家,難免劍走偏鋒,讓人扼腕。故事的每一章節將以先秦的典故或是各家名言為題,並介紹其淵源,從而引出故事。此外,文中將埋下數個引線,將成為下一部故事的關鍵,即所謂縱橫不僅在當時,亦在將來。

人物介紹:

白闔:男主角,出場時二十四歲,亂世孤兒,為歸穀縱橫親傳弟子,雖有縱橫天下,“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之能,但看慣了列國紛爭,百姓流離失所後,他對自己的“縱橫”出現了迷茫,甚至逃避,而後遊曆各國,遇到了“曙光”,也遇到了自己的所愛,對自己的縱橫做出了選擇,西入秦關,助秦國橫掃列國,統一天下,但付出了不少代價,經曆了不少的喪失之痛。

李牧:趙國人,白闔的結拜大哥,出場時四十歲左右,與白闔相識在北境草原,結為兄弟,用兵如神,屢次率領趙國軍隊擊敗秦國的進攻,是拱衛趙國的擎天柱,最後不得不與白闔兵戎相見於戰場之上。一代名將未能戰死沙場,終究是死在朝堂之上,小人的讒言之下。

荀況:儒家,乃儒家宗師,是白闔的記名老師,對白闔頗有教益,通讀各家經典,眼界開闊,但終究還是放不開家國情懷,嘔血殞命。

子通:儒家年輕的弟子,本名叔孫通,都在一個“通”字,為人圓滑,應時而變,與白闔一樣,西入秦關,為秦國效力。

柳雄:盜家,自稱源自道家,歪解道家先賢楊朱的名言,承自其師,自稱大盜朱楊,一次失手於白闔之手後,嚴守諾言,跟隨白闔,對白闔頗有幫助。

王卉:女主角,秦國人,出場時二十歲,秦國名將王翦的愛女,性格倔強,逞強好勝,不愛紅妝愛武裝,也有許多大小姐的缺點,與白闔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在被白闔所救後,消除了對他的不滿,漸漸喜歡上他,從此,婦唱夫隨,隨白闔馬放南山。

韓水:白闔在幼時的好友,在後半部將會以特殊的身份登場,演繹一場悲歌。

王賁:秦國名將王翦之子,出場時二十五歲,精通戰陣,對妹妹非常愛護,為人爽快,與白闔兩人不打不相識,後與白闔兩人一起在父親王翦帳下效力,助父親掃滅列國,為秦國統一天下。他和白闔兩人是一“狠”一“柔”,一“勇”一“智”,在橫掃列國的戰場上彌補了白闔的不足。

扶蘇:秦王嬴政的長子,出場時年約十八,為人寬厚,比較崇尚儒家的仁政,在奉行法家的秦國公室中是異類,故與信奉法家霸道的秦王政相左,多有衝突,但還是被秦王政寄予厚望,是白闔抉擇道路上的“曙光”。

墨門巨子:是當世除各國軍隊外,最為龐大的武裝力量墨門的領導者,脫胎自墨家,世人故還稱之為墨家,立誌於“兼愛非攻”,在秦國虎視列國,大有一統天下的形勢下,采用各種方式幫助各國抵抗秦國的進攻,以至於不擇手段,劍入偏鋒,其身上還有一個驚人的秘密。

作品大綱:

白闔乃亂世孤兒,機緣巧合之下,來到歸穀,被鬼穀子收為徒弟,授之以“縱橫”之術,布局天下。在北境相識名將李牧,結為兄弟,後遊走天下,於曠野遇得儒家宗師荀況,隨其學習。邯鄲城中再見李牧,兄弟重敘情誼,初陷墨門布局。大梁城中收得大盜朱楊,伴為左右,初遇“曙光”,結識王賁和王卉兄妹。至齊國,稷下學宮,見識百家爭鳴,識得百家之長。一番抉擇之後,西入秦關,拜入雄主帳下,於暗流洶湧的秦宮之中為自己謀得一席之地。待秦國吞並天下之勢成,兵出函穀,橫掃六國,在與六國軍隊作戰時,也要與助身其後的墨門鬥智鬥勇,吞韓,滅趙,覆魏……每滅一國總是要伴隨著至交好友殞命,快哉之下是錐心之痛,縱橫天下的代價是如此之大。待到天下一統之後,還有縱橫天下之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