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師弟李白(2 / 2)

經過許宣平的講述,吳趣終於知道,原來詩仙李白竟然是他的小師弟,當年正是他奉師父之命,扮做樵夫,吟了一首詩,把李白引入門中。這首詩吳趣依然記得,“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小時候他最喜歡聽爺爺給他講各種詩歌的故事了。翠微山正是金丹派的丹門所在,李白到達此處,卻尋不到山門,金丹派山門經陣法遮掩,當時李白一界凡夫俗子,自然是找不到的。

許宣平的妹妹許宣旋,又扮成一在河邊磨針的老婆婆,也正是後來那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對這個故事吳趣本來持懷疑態度,什麼人會傻的為了一根針去磨鐵棒的,古時候鐵很貴重的,一跟鐵棒不知道能換多少針了。現在聽了許宣平的解釋,頓時豁然開朗,原來是金丹派為了考驗李白故意設下的局。

不過,世間所不知道的是,許宣旋不僅提點李白做事要有恒心,更是對他念了一首詩:隱居數百載,入門南山巔。靜夜玩明月,閑朝飲碧泉。樵夫歌壟上,穀鳥戲岩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不僅在詩中點明了山門位置在南山之巔,更是提到了如果李白入門,將會像他們一樣: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李白天資絕佳,但是卻心不在修煉,整天就知道做詩,好象天生就是為詩而生,師傅也沒有辦法。在李白即將老去的時候,杜甫於是寫了贈李白那首詩:“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後人解析為李白對煉丹尋道的不屑,其實卻真的是李白最後的一點點遺憾。

許宣平經過刻苦的修煉,終於破空而去,本以為修成了正果,沒想到來到了這個世界,而自己的修為也僅僅是元嬰,距離正果尚遠。許宣平無依無靠,不知道如何繼續修煉,苦尋以前金丹派飛升的高手數十年,最後隻好改拜在玄玄派門下

又過了幾百年,許宣平修煉到了分神期,這時候,爆發了仙魔大戰,人族和魔族無一例外的卷入了戰爭,戰爭中,許宣平失去了肉身,萬幸的是,他的元神竟然在魔族手中逃脫,當時戰爭非常混亂,他到處躲藏,沒有星標,自己都不知道逃到了什麼地方。

戰爭終於結束了,可是他的苦難卻遠遠沒有到此為止,以前他要逃避魔族的吞噬,現在他躲避的卻變成了人類修真者。沒有肉體的元神對於修真者,就好比是鬼對於人類,不被社會所承認,不同的是,鬼被人類所害怕,而元神、元嬰則被修真者所煉化。

歸其原因還是實力的問題,分神期的在修真界也算是準高手了,但沒有了肉身的元神,卻連元嬰期的修真者都打不過,而把元神和元嬰煉化到法寶裏將會靈性十足,兩方麵的原因,促使某些修真者打著各種幌子抓補他們,更有邪惡者直接殺死他人取其元神/嬰,但是,一但修煉到散仙的境界,卻又被所有的修真者所景仰,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許宣平東躲西藏希望能回到師門,最終還是被一個邪惡的高手發現了,那個高手追著他,似乎不著急抓他,但是他知道,那是故意的讓他跑路,等到激發出他的力量以後再煉化,那樣法寶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許宣平慌不擇路,結果陷進了法克星的空間陷阱,那個高手失望離去,就在他絕望的時候,他被一個精靈所救---一個玉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