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劫持(3 / 3)

隻見元真竟然給吳趣跪了下來,說到:“不知道是上仙大駕光臨,事有怠慢,令小道心中惶恐,還望上仙海涵。小道自從進入心動期以來,速度緩慢,到現在遇到瓶頸不知如何跨越,心中茫茫然不知所終,還請上仙指點迷津!”

看到元真都跪了下來,下麵的人哪裏還坐的住,呼啦啦跪倒一大片,在沒有一個坐著或者站著的人,就連元道也不例外。

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境況,地球上早就沒有跪禮這一說,更何況下麵跪著的大都是老人,一個個當自己的爺爺都夠了,一時間讓吳趣手足無措,口中直說:“大家這是幹什麼,快起來”說著就去扶最前麵的元真,可是元真怎麼都不肯起,口中直說:請上仙指點迷津。

吳趣運起真力把元真扶起來,說:“我指點,我指點,大家快起來!”

等大家起來,從新坐下來,不過這次好像反過來了,感到不舒服的人變成了下邊的一群人,就好像感覺自己的手放到哪裏都不合適,屁股都不敢坐實,跟椅子若即若離,一時間場麵爆冷。

吳趣哪裏曾經想到這些人聽說自己到達元嬰境界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反應,在吳趣看來,元嬰跟其他的境界比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區別,隻不過是功力增加了而已,沒什麼本質的區別啊。

在吳趣看的幾本書中,把辟穀期以後,凡是能夠禦劍飛行的人都稱為仙人,在吳趣看來,辟穀以後不用吃喝,又有飛行能力,被普通人看成仙人也很正常,雖然自己知道那些人不是什麼仙人,而僅僅是普通人對這類人的神話而已。

而書中對於元嬰期的描述,隻有短短幾句:丹化人,乃上仙之境,禦風而行,遨遊太空,仙祖傳言以述之。所以他並不知道元嬰期對於這個世界的修真之人意味著什麼。

“師祖,師叔祖,師傅,各位師叔我回來了。”原來被拉在後麵的靈晦趕了回來,打破了沉寂的場麵,讓大家暗暗鬆了口氣。

“不知道上仙因何光臨敝派?”天真忍不住問道,把還不知道情況的靈晦驚的一楞一楞的。

“呃,那個,元真先生,我哪裏是什麼上仙,可不要再這麼叫我了,都是修煉之人哪裏是什麼仙不仙的,在這樣我可就無地自容了。”然後把自己如何跟元道相遇,如何被他帶到這裏來說了一下,倒沒說元道賣給他丹藥那一段,隻說在一桌上喝酒,一見如故。

看了眼元道,嚇的他一縮頭,不過這次元真卻沒有責怪他的意思,說道“我這個小師弟天性如此,還望吳前輩莫怪。當年我們師兄弟十七人,修到現在的隻有我們兩個了,如果不能突破估計大限將至,可元道至今未有一徒,故多次催促他下山尋找,卻被他屢屢尋來資質尋常之人充數,哎,這就是天意吧!”元真終於改口不叫上仙而叫前輩。

聽到這裏吳趣才明白,為什麼元道把自己帶到這裏來,原來是把自己當成充數的徒弟了,怪不的剛開始介紹自己的時候,大家都用那種眼神看自己。

其實,元道這人絕對沒有像他表麵表現的那般輕浮,相反他非常聰明,屬於有大智慧的那種人,他從小是個孤兒,對各種禮教都不甚在乎,元道的師傅天幻上人遇到他的時候,他才7-8歲,他正跟幾個小孩子打架,一個人自是打不過其他幾人,卻倔強的不認輸,破口大罵。天幻上人一見,當下就被這孩子的靈性吸引,破例把他收為自己的第十七個徒弟,這時候天幻上人的其他徒弟最小的一個都已經109歲了,修真界找徒弟很容易,找一個資質上佳的徒弟卻太難了。

天幻上人收元道為徒剛十年,大限已至,從此都是他的大師兄,也就是元真代教元道,這也就是為什麼元道這麼怕元真的原因,正所謂長兄如父,其實,與其說是怕,倒不如說是尊敬來得更準確些。

元真為人正直憨厚,修煉也最刻苦,卻不善教徒,即便如此,元道在短短百年的時間已經敢上了其他的很多師兄,可見其天資之優,又過了幾百年其他的師兄都相繼逝世,隻有元真,元道兩人進入到心動期。別看元真對元道很是嚴厲,那是元真看著元道從小長大,內心裏元道就跟自己的孩子一般,所有的一切不過是因為愛罷了。

以前的時候,元真叫元道收幾個徒弟,他都閑麻煩,每每找些資質平平的一般人應付,不多久就因理解不了元道講解的意思而被驅逐。不過這次出去,元道是真的有心找一個好資質的徒弟的,他明白,如果自己不能突破,離死不遠,再不找一個徒弟將會後悔終生。

本來他是看中了趙長生,那小子跟自己性格相投,其實趙長生資質已經不錯了,但是元道總是以自己為標準,所以對他的資質不是很滿意。那天賣藥給他們,發現他們幾人都心地善良,但是不夠機靈,在元道看來,機靈的話決不會被自己騙到。

元道正在考慮要不要把他們都收為徒弟,左右為難的時候,遇到了吳趣,大喜,正好靈晦尋來,用他試探,看到吳趣不卑不亢,雖然老實了點,依然大喜過望,於是決定先把他掠到山上再說,到時候隻要略使手段,一個資質上佳的徒弟就到手了,自己死後也好對前人有所交代,雖然自己徒弟數量不多,但是重在質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