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9.老去相逢亦愴情【終】(1 / 1)

太平看著韋後身邊得力的內侍,心底一陣厭惡。再看看自己衝內侍發怒的兒子,微微歎息:此時此刻的薛崇簡,對於李重俊的死滿心後悔和惋惜,對於自己估計失誤,滿是懊惱,對於皇帝夫婦,滿心怨恨。自然也就把怒氣灑在了內侍身上。

另一邊的武攸暨卻是有些意外的:薛崇簡素來不怎麼理他,連同他講話都非常少,今日卻要為了他出來責罵內侍。不由得微微張了張嘴,卻沒有說出話來。對方是韋後親信,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你也不必抬了皇後出來。皇後娘娘看來是糊塗了吧,前麵來的,好歹還是禦林軍將軍,這會子派一個閹狗來,難不成你的麵子,比將軍還要大了?”薛崇簡冷冷的盯著內侍。他本來沒有這麼大的火氣,可是一想到李重俊,就止不住想要罵人。

內侍接受到薛崇簡怒氣衝衝的目光,不由心驚,懼怕的一抖:這位郡王,果然是個厲害的人物。想想,連武三思這樣風光,還不是被這些少年英雄們給殺了,自己,算的了什麼。

隨後敢來的尚書右仆射在門外便聽到了薛崇簡的話,心一緊,趕忙進來,給太平一家子行禮:這一家人,從武則天開始就是無限榮寵,權勢比起多少王爺家,還要來的厲害。

“還望公主和王爺息怒,是奴才們不懂事……”話還沒有完,被薛崇簡抬手的一巴掌,打得眼冒金星。

“你又比他好到了哪裏去?本王最討厭阿諛奉承的小人。你這官倒是爬得快,還是尚書右仆射。”薛崇簡冷冷地,“水災發生後,身為宰相閉門不出,你也好意思來跟我講話?”薛崇簡指的是前年京城遭受水災,身為宰相的楊再思不是積極參與救災,而是在家中祈求上蒼保佑,閉門不出。

楊再思聽了臉色變白,卻又不能辯解:他雖然是宰相,卻也奈何太貧公主一家不得。更何況,此時情況複雜,多說一句話,隻怕就要人頭落地。

“你們都回去,告訴皇上和皇後,改回去的時候,我們自然要回去。不必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來請。”太平淡淡地,一麵叫薛崇簡先去休息,“你何必跟他們較真,手打的疼了,也不值得。”

楊再思是最會察言觀色的人,見了太平和薛崇簡,便知道他們一時半刻是不會回宮城的。卻忍了氣給薛崇簡賠禮道歉,然後帶著人先離開。心底卻在思考如何回去複命。

去送親的李隆基和武依蘭回了京城。武依蘭還沒有入京城,便已經知道了自己父兄和李重俊都已經去世的消息。

這也是李隆基佩服武依蘭的地方:她一如既往的沉著冷靜,不熟悉她的人,大約是半點悲傷的感覺也看不出來的。自己算不上熟悉武依蘭,因此,便覺此人不同凡人。

李隆基也沒有過多的心思關心武依蘭,他忙著回了相王府:太平公主一家遲遲不回京,加上各路官員的各種流言,已經有人向李顯進諫徹查安國相王和鎮國公主。

回家,卻見父親正在逗弄大哥的兒子,一切似乎都平安正常。

李成器見李隆基回來,倒是鬆了一口氣。一麵放下手中的筆:“你到底回來了。”

李隆基見李成器在練字,便知道他們又開始閉門不出杜絕是非了。隨口問了太平一家的情況。

“我聽父親說,姑姑傳了話來,他們過幾日也就回來了。”

李隆基一愣:他的姑姑,果然是個玲瓏剔透的人。也真該慶幸,他的姑姑是跟他們一個陣營。否則,會怎樣,還很難說了。

果然,過了兩日,太平一家已經回京。太平公主一個人,先到了相王府。卻也隻有她一人來了。她來,見到李旦的時候,心底微微一顫:李旦的雙鬢,已經有白頭發了。宮裏的三哥,又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光景了。

風華如同指間流沙,荏苒歲月,偷走了幸福年華。

看看一邊的李成器和李隆基,太平公主心底歎息:生在這樣的家,還有幾年,可以算是最美好的年華?其實,早就沒有了吧。

“四哥,我預備著明日進宮,單獨見見三哥。你一同去?”太平按下心頭諸多想法。

李旦點了點頭。

因著太平要見見李成器的兒子,奶娘便抱了來。姚子墨和張婉屏也都出來拜見。見到李隆基的妻子張婉屏,太平不自主的想到賀蘭旻茹:婉屏嫁給李隆基這麼久,也是如此賢惠的女子。本來太平覺得,李隆基既然已經娶了如此好的妻子,自己是可以去給薛崇簡爭一回。可是,偏偏出了武三思的事情。

“鴉奴,你向皇上,請旨了嗎?”太平話音一落,一邊的婉屏身子一震。不自主的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卻搖了搖頭。

太平沉吟了很久:“那,如果,姑姑去向皇上,替薛崇簡請旨,你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