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重的辦公間之中,無數訊息數字從那浮動著的虛擬窗欄中閃過,幽藍的光暈映著書案上的茶杯。
壓抑的鈴聲、失真的機械合成音嘈雜響起。
“不過隻是劣質的技術結晶罷了,要多少有多少,他還敢那麼威脅?”
“林河川……我來處理他。”
“再好不過。”
清淡的聲音,響起。
那閃爍著幽藍光暈的清澈茶水,倒映著的……
……
神靈,隻不過是卑微的人類,所虛構出的,最為完美的假象,是所有可悲的、絕望的信念凝聚而成的,向著不可能之奇跡的祈禱。
我,林河川,一直都是如此認為的。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不會相信神靈的存在——
而退一步講,如果說“他”是存在的,那麼,我的命運,又作何解呢?
無論如何計算,如何從那渺茫不可計數的“0”與“1”之間獲取唯一的可能性,都無法得到方程的結果,我的“X”,始終等於零。
古老的東方國度,如今名為“西元聯邦”,卻依然是百年前的掙紮景象,所謂“貴族”的爵士,社會的金字塔依然存在。並非斥責,也不是討伐,隻是替那些為尖端人士的豪奢人生所奠基的,那些聯邦中最低端的人類,感到些許的悲哀而已。
無論是星係開發技術的誕生,無論是人類種群數量的大幅增長,無論是數字信息構築的一切,永遠無法改變這座金字塔。它的根基在所有人也探尋不到的地底最深處,它的存在早在人類誕生之前便已有之。
所以,我並不是想要改變什麼,因為這是最基礎的,也是構成人類社會的根本,是無法替換的。人是集群生物,聚集在一起就會產生團體,團體就會有合作,合作會帶來工作的分配,而工作的分配也決定了階層。
別墅、保鏢、貂衣、豪車以及鮮紅的美酒,早已決定了一切。聽從吩咐,所以擁有效率,完美利用了每一份資源以及所有的人工,於是社會生產力提升……我甚至還會為此感到高興。
然而,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人類,這種卑微而可憐的生物,始終都維持著階層關係。就算是家中的菜肴即將腐壞,也不願意送給路邊的乞丐。自私,是人的本性。從遙遠的古地球時代,到如今的星係開發年代,這種卑劣的,卻讓人類得以存活下去的品質,依然沒有改變。
因為自私,所以始終都能優勝劣汰。不止於個人,在團體當中,亦能以自私抗衡外界的因素。保持最高的優勢,於是掌握真理的少部分人引領人類,與曆史的洪流相抗衡。
而不同的優勢,卻也因為自私而產生。於是,戰爭也就隨之而來。源源不斷的金錢在炮火聲中燃燒,而父母為自己英年早逝的孩子痛哭。人類,對於“真理”的追求,永遠都比欲望更甚。然而,那份對“真理”的向往,卻就是由欲望所操控而帶來的。
因為欲望,因為向往著“真理”,因為自私的情緒,忘恩負義的民族開始發展,世界日新月異。而漸漸,隨著發展,社會也由數字開始構築。
信息、不斷交錯的“0”與“1”,於是,人類開始試圖挑戰神的領域,開始……
創造生命。
我不相信有神,可我也不相信人類能創造生命。這裏並非單指普通的,與隻明白簡單語句的低等動物相似的生命,更多的,也代表智慧。
然而,“真理”的存在,是否更值得匍匐?
我不知道。
我僅僅明白的一點,唯一理解的事物,隻有這座如同機械般運轉的聯邦。不論你、我、他,始終都是這座機械中的齒輪,生鏽了也就隻好取下,不帶憐憫,隻有殘酷。
人類,不會容忍除了自己以外的、真正的能與其相媲美的“智慧”出現。那是不被允許的,是禁止的,是人類心中最恐懼的夢魘。
真理、智慧,以及自以為掌握世界卻依然信仰神祗的人類。還有這裏,這斑駁的、由無垠星空與機械相構築而成的……
無言,而又使人誠篤的世界。
我,林河川,想必就會如此度過一生,在這個枯寂乏味的世界裏度過自己毫無意義,甚至沒有目的、沒有確認性的人生。
想來,我也不過是如此的一名無聊的少年。
那……
索性結束一切,如何?
終結自己無意義的生命,向這個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如果,如果真的有神明存在的話,就請來向我證明,證明人類與其構築起的世界的價值。
隻需要輕輕地……輕輕地……
輕輕地扣動扳機。
……
“各位觀眾朋友們,很抱歉打擾您們觀看視頻的興致,這裏插播一條重大新聞:西元聯邦最著名的天才理論者林河川以左輪自殺,於昨日逝世。”
“這位前所未有的、為我們新聯邦的體製誕生與社會發展作出偉大貢獻與驚人謀劃的天才少年,究竟是為何輕易放棄生命……”
“這位天才少年年幼時通過信息虛擬接受資料,五歲脫離呼吸罩並擺脫了信息虛擬技術的束縛。而重返現實的他以五歲孩童的身份在議會上有條不紊得駁回了麥卡錫議員的提議……”
“真是令人不可置信,如此驚人的才華,如此安逸的生活,他竟於此年華自殺身亡。”
“他的信息輔助技術我們如今已然受益無窮,而其對於社會階層的分劃也盡可能的減少了腐敗的現象……”
“這是聯邦的失責,他們並沒有挽留下這位人才……”
“小道消息傳:多位聯邦議員,因為林河川前日提出的《社會保障措施以及稅收改革》草案侵犯其利益,而私下出手,促使了這位天才少年的死亡。”
“據相關人士發言,數名聯邦議員在議會上曾對這位天才大肆駁斥甚至暗地下手……”
“這是聯邦的恥辱,是人類的錯誤……”
“這種事情不應該再次出現。是我們人類的私欲,才造就了這一場場悲劇……”
西元曆1942年,七月,被稱作“人類的黑暗之日”的時間,冠以“人類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天才”名譽之人,逝世。
林河川,樸實甚至平淡到無聊的地步,而這個名字卻在一日之內響徹星係。無數的電視台、新聞網站在接到訃告和通知之後競相報告這一位少年天才,一位由信息技術,所構築出的虛假的天才。
無數的歌頌隨著他的死亡而來,甚至媒體開始以此為借口攻擊聯邦也沒有以往的警告了。這位按下左輪扳機自殺的天才,之前名聲不顯,卻在逝世之後得到了如此的讚譽,是否會有人,覺得不合常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