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記(2 / 2)

我不知道什麼叫未來,因為我隻想活好現在。我也不想讓高考的成績定格我的人生,但是還得去好好準備。我更不想生活的無滋無味,所以我覺得人生需要長點智慧,這也就是說,高考的生活還得去做,做好後在告訴別人,我有能力考出好成績,但是我是為了生活而去高考。

最近這一段時間壓力有點大,因為全班都在準備高考,女友也很累,一是高考的壓力,二是父母的期望。我知道我父母對我這件事沒有說一下刺激的話語,但我也知道他們希望我能做的更好,即使沒有超過他們,但是也要告訴那些庸人,他們的兒子,不是隻會吃祖輩們的剩飯,而有自己的未來。

我當然理解父母對我的期望,但是我也明白那些所謂的期望是什麼,其實就是好好的生活,而不去做一些錯事。雖然過去的我還小,但是我感覺自己長大很多,能理解父母對我的心意,能感受到人生的磨難,我也看到了別人對生活的向往,可惜沒有用心去做,還在指責“母親”沒有給予照顧,其實“母親”一直都在照顧你,隻是自己不認為還有一個親人叫母親,在外尋找“後媽”。

這話是怎麼說的呢?我父親的同事有一位家庭條件那叫一個好,父親是高官,母親是高管。他的生活條件比我還好,當然了,身份也比我高,因為我還是少年,但是他已經快要結婚成家。

結果呢?“母親”辛辛苦苦的養育他這麼多年,給他創造了無數個美好前景,結果不想在“母親”的懷抱裏生活,認為“母親”有太多的毛病,出國定居了。我就不明白,外國有什麼好的?外國人想來華夏都快瘋了,當然了,有錢人隨時都能來。但是外國人對華夏的認知,反而比生活在“母親”懷抱的孩子還理解的多,而自己的孩子還在找尋母親的不是,而外國人向往這裏的美好生活,卻看不起那些自認為有能力的“孩子”,因為他們來到自己的國家給人當“手足”。還活的好像很慈潤似得,其實人家根本看不起你,還認為自己背包裏的錢才是自己的本錢,可是從來就沒想過,你那錢都是“母親”給你的,還以為自己有能力為“母親”做了很多,而“母親”沒給回報,真可笑。

到外國就成神了?還不是人嗎?能活的怎麼好啊?在國內你指責誰,人家不會和你一樣的,你出去說外國人的不好,敢拿槍指著你,然後告訴你,煞筆,這是我們的地盤。

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就是在想,高考後的生活要是去了外國,我可不想活了。高考的成績不好,反而感覺沒壓力了。高考後的我要是不快樂,這高考帶給我什麼了?高考後的生活幸福了,難道真的就是自己的能力嗎?要是真有能力,還用去高考嗎?但是不高考,估計就沒什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