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三城記(2 / 3)

知道誌鴻在家休息一月,母親就來叮囑誌鴻去親戚家、高中老師等起那裏都去看看,誌鴻不肯去,母親不理解,誌鴻覺得好笑,說自己也不是衣錦還鄉,沒什麼好炫耀的,父親就誇兒子持重,說男人應該這樣,不過父母對誌鴻在外麵的“情況”也照例好奇,問來問去的,誌鴻煩得要命,想想,這也沒改變。

第三天,陳亦馨媽媽打電話過來讓誌鴻過去“吃頓飯”,誌鴻就答應了,父母還讓提了東西。這其實是誌鴻第三次去陳亦馨家裏,他進了門,換了鞋,看看家裏清新依舊,陳亦馨回家這兩天氣色也好多了,誌鴻又見她們準備了滿滿一桌子飯菜,還都是自己喜歡的,就知道陳母用心良苦。

飯桌上陳媽媽終於提到了“主題”:“誌鴻啊,你和亦馨都不小了,是不是?”誌鴻正在低頭喝湯,聽了這話兒,氣兒沒倒勻,一口湯咕嚕一聲壓著氣兒進了肚,卻坐直了等著陳母後麵的話。

陳亦馨說:“媽——媽!你怎麼又來了?我們倆的事兒我們自己決定。”

陳母佯怒道:“閨女的大事兒我不管誰管?現在是新時代不假,可父母也要管啊!再說,我不管誌鴻的父母也要催的,是不是?”

誌鴻覺著後麵這話兒是說給自己聽的,而且自己父母確實也催了,就回答說:“這事情我們倆是有計劃的,現在我們倆都在外麵闖事業,我呢,還一事無成,亦馨想等著我幹出個‘名堂’來再結婚,這是她的意見,我還巴不得早點結婚呢,而且,父母也催我了。”

陳母聽這話好象說得過去,感覺誌鴻也是個“明白人”,就說:“你們什麼時候結婚倒是可以商量,不過陳亦馨就這樣跟著你走那麼遠,總要有個‘說法兒’的。”

誌鴻就奇怪:“說法兒?”

陳母見他不明白,就直接說了:“起碼訂個婚啊!”

誌鴻倒是沒個心理準備,更不明白這訂婚算是個什麼儀式,就說:“我們假期隻有一個月,在家裏也待不了幾天。”說完,看著陳亦馨,似乎在求救。

陳亦馨就說:“媽——!過兩天我們就走啦,再說,現在誰還訂婚啊?那都是鄉下人的習俗,媽!你這是幹什麼啊?著急趕我出去啊?”

陳母拿女兒實在是沒了辦法,自己的“計劃”全給她否決了,卻執意要聽誌鴻的“說法”,誌鴻終於猜明白了陳母的意思,就說:“我爸媽這兩天催我請您去我家坐坐呢,可我嫌家裏寒酸,就沒好意思張口”。

陳母聽這話覺得順耳,就說:“看你說的,都在上海買房子了,我們這老一代人,誰家還裝修個富麗堂皇的?那我和陳亦馨明天就去。”

誌鴻見這一關算是過了,放下心來,吃了個痛快,在她家裏坐坐就要回去,陳亦馨送他,路上叮囑誌鴻,“不要把這事兒當成個負擔,再說,兩家老人確實應該‘走動’一下。”

誌鴻卻說:“你媽媽是不放心把你交給我啊,嗬嗬,家長見麵還是有‘意義’的。”

“那肯定了,我媽媽可心疼我呢!”

誌鴻拿手指頭點了陳亦馨的額頭,說:“你還不放心我啊?”

誌鴻父母知道陳母要來的目的,覺得誌鴻不懂“舊規”,但又覺得現在也沒了這許多講究,誰去誰家都一樣的,兩個老人著實忙活著準備了一個下午,第二天陳亦馨與媽媽“上門”來,雙方老人長談得不錯,誌鴻也就放下心來。

遠行的人回到家,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十幾天過去,老板打來電話,虛問了幾句誌鴻在家的情況後,又問誌鴻回來之前公司業務有沒有什麼異常,誌鴻如實回答:“沒發現什麼,我的單子都處理好了回來的,應收的款也都到賬了。”

老板“哦”地應了一聲,又問誌鴻何時回去,誌鴻說半個月後,老板讓他能早就早點兒,說,那邊業務怕“小眼睛”一個人不行,他畢竟還是個孩子,等等,誌鴻說,“我爭取吧。”

回頭跟陳亦馨商量,陳亦馨大不高興,說在家裏還沒待夠,怪誌鴻是個“軟骨頭”,那邊“小眼睛”的事情關他什麼事兒?誌鴻也憤憤地說:“回來前還誇那個能幹呢,現在又說年紀小應付不來,我看很應付得來。”

但,誌鴻想早回上海的原因卻不在此,楊榛的買房計劃刺激了誌鴻,也想跟著楊榛一起再買一套,這“計劃”被父親聽了大罵他不知深淺,說這“炒房子”的想法怎麼會出現在誌鴻的腦袋裏,投機取巧的事兒還是少幹些。誌鴻聽了覺得喪氣,知道在父親的腦袋裏,投資根本就等於投機,就不理他,想想現在買房首付隻需二成,無奈手中的錢確實不夠,但還是決定先回上海。

在家又呆了兩天,陳亦馨還要繼續在家膩著,誌鴻就一個人先回上海了。到公司點了個卯,誌鴻見老板似乎有事兒卻又不好啟齒,隻是說最近“小眼睛”那邊接了個大單,卻沒收定金,說是一個很熟的客人。誌鴻不禁好笑,心想,這個“很熟”的客人肯定是那永康人,就忙附和著說:“那是好事兒啊!”老板見他嘻笑,知道誌鴻也不好說什麼,就催他回去,誌鴻答應下一周就走。

從公司出來,誌鴻就趕到中山公園看了房子,距離交房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房子基本完工,小區已經在修路、綠化和景觀,誌鴻從售樓處要來鑰匙,看了看自己的兩套房子,心裏踏實得如同得了塊大金磚。路上又遇到了售樓處的王小姐,王小姐見到誌鴻就一臉熱情,問陳亦馨怎麼沒來?誌鴻說她過兩天才來上海,王小姐就說:“你們這房子是買對了!價格漲了一倍,現在賣了就賺,而且還在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