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人與貴人(1 / 3)

陳亦馨如期到達,誌鴻去機場迎她,見麵竟如隔數年,拉上行李坐車直奔“中國城”的公寓,到了,放下行李,陳亦馨見房間打掃得很幹淨,房裏的新家具都還好,就讚歎著,“比國內租的房子好多了”。

誌鴻感慨說:“錢也沒剩多少,要省著開銷了”。

“不要你擔心,陳經理給我介紹了個他的一個朋友在迪拜開的旅行社,就在市中心,應該離你公司那邊兒不遠。”

“那好極了!”誌鴻驚喜不已,心想,看來“大背頭”還真有些資源,隻是跑這麼遠,卻仍沒切斷陳亦馨和“大背頭”的淵源,就有些不快。陳亦馨不理他,直接把寫著公司名字、地址什麼的紙條丟給誌鴻,誌鴻看了覺著眼熟,仔細想想,不禁笑了,原來,前些天給陳亦馨辦簽證的時候自己去過,談得不是很好,就沒用他們辦簽證的那一家,誌鴻沒提這事兒,隻說,“你先在家休息幾天,熟悉一下環境,我在這裏都經常轉方向,這裏修的建築看上去都一個模樣,還都修得一個圈一個圈的,活象個迷宮,進來容易出去難”。

陳亦馨諷刺說,“你自己沒方向感,別把我也算進去。”

誌鴻也不還口,去準備早餐去了。

第二天,陳亦馨的電話卡拿到了,跟旅行社打電話過去,那人已經跟“大背頭”在網上聯係過了,就請陳亦馨過去麵談,“熟人”介紹工作也有缺點,就是沒辦法談條件,好在“大背頭”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把陳亦馨描繪得相當不錯,那“兄弟”見到陳亦馨本人也覺得是一個“天仙”,心想,這對自己業務上會有莫大的幫助,就說,工資每月3000迪拉姆(當地貨幣),提成另算。陳亦馨不知道這在當地是個什麼水平,就先答應了,回家跟誌鴻一說,誌鴻說還不錯。兩人總算“穩定”了些,心也安穩起來。

轉眼到了十二月,誌鴻老板過來“視察”,“小眼睛”確實“厲害”,把誌鴻一個多月的辛勞搶了大半兒過去,誌鴻憤怒,卻沒失方寸,一點兒一點兒地“守”著,老板自是“火眼金睛”,見“小眼睛”連當地燈具批發行業的集中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自然對他大失所望,就私下跟誌鴻囑咐了許多,言外之意,他是器重誌鴻的,“小眼睛”這小子不是什麼辦事兒的人,而且人生閱曆也沒有,讓誌鴻大事兒多跟自己打些電話商量著,勤跑跑些業務,等等。誌鴻不知二人演的是什麼戲,自己卻有自己的打算。

陳亦馨的班上得倒也開心愉快,“眼界”似乎開得比誌鴻快,經常接觸到一些來迪拜觀光、考察的國內“成功人士”,亦馨在上海已做旅遊做幾個月,受了“大背頭”的“真傳”,所以,現在工作起來就相當“順手”,隻是見多了揮金如土的財主們,回頭常常譏諷誌鴻是個LOSER,誌鴻起初當是玩笑,常了,也經常覺得自己在這金錢的“帝國”裏確實是個LOSER。

誌鴻慢慢跟周圍的華人開店鋪的熟了起來,日子過得也“有趣”了,東家走走,西家坐坐,他也確實常出去跑業務,累得昏天黑地。

有同胞的地方就有小道消息,誌鴻慢慢聽說,“小眼睛”來這裏不久,就認識了一個在酒吧裏經營“皮肉生意”的女人,兩人竟然成心“搭夥”過日子,“小眼睛”被蒙住了,誌鴻暗笑,難怪這小子天天不見個人影。

“小眼睛”既然是“皇親”,誌鴻就不去惹他,自己勤奮地跑生意,漸漸有了起色,談下了幾個單子,利潤頗豐厚,回家跟陳亦馨交流,陳亦馨也跟著高興,就催他,“提成的事情快跟老板談啊!”,誌鴻也以為是。隔了幾天,誌鴻頗有些忐忑地打電話給老板,老板似乎有國家大事等著他去處理一般,不耐煩地說,提成肯定有的,隻是自己還沒想好,等有時間再談。放下電話,誌鴻發現“小眼睛”不知道啥時候從外麵進來的,還在旁邊吃笑,自己就覺得很沒麵子,“小眼睛”口氣很嘲地說:“你太不了解他了”,誌鴻卻覺得他兩個本來是親戚,自己不能跟“小眼睛”交流這些,就不理他。

過兩天老板打來電話,表揚誌鴻有了工作成績,但是,自己在這邊的投資很多,生意才剛剛開始,成本、費用等等誌鴻都沒考慮,他卻必須考慮,否則,除去這些自己可能還是虧的,還講:“你們年輕人太心急,我怎麼會虧待你呢?”,說得言之切切,誌鴻也講不過他,隻能自認倒黴。回去講給亦馨聽了,她大罵這是不講理的混賬話,提成都是先給的,現在都不給,將來可想而知,誌鴻也知道,但是卻沒辦法,陳亦馨就說他窩囊,誌鴻不理她,確也感覺上了“小眼睛”跟老板的當,然而誌鴻做業務的熱情不減,去客人那邊跑得還是很勤快,他知道,對他來講,不努力就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