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艾是一個清新的名字,芳草萋萋,艾香滿庭。
方艾的爸爸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當初7斤重的方艾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爸爸就如獲至寶,感覺自己的人生就完美了,他希望她健康、美麗、聰慧、善良。於是用上了自己強大的文學造詣,給女兒取了這個名字——方艾。
其實,爸爸同樣希望的是,名字的另一個含義:方艾——方興未艾。
一切都是新的開開始,一切都會充滿活力。這是父母對方艾的美好期望。
果然,人如其名,方艾很好的承襲著自己名字的真諦。大大咧咧的,每天像個假小子一樣遊走在學校和校區之中。
每個見到方艾的家長都會搖著頭說道:“方老師家的女兒啊,真的是投錯胎了。”
是的,方艾做著所有男孩子做的事情:爬牆、打架、甚至跟高年級的男孩子跑到學校外麵的小路堵住低年級的學生,要他們交保護費。她做著正常女孩子不願意做的事,也是家長不能理解的事。
方艾拒絕一切女孩子做的事情:她不跳皮筋,不踢毽子,不折當時最流行的塑料星星。因為她做不好,做不好,幹脆就不做吧,她這樣想著。
盡管如此,方艾還是有幾個要好的女性夥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方艾跟妍麗和豆豆要好,跟她們在一起的時候,方艾會收斂一點,稍微像個女孩子。
跟她們在一起的時候,方艾喜歡安靜地呆著,看著她們梳頭發、紮辮子、偷偷用大人的口紅、警惕地穿著高跟鞋笨拙地走來走去。
最近,妍麗她們特別喜歡折塑料星星,一根細長的塑料小管子,可以在她們手裏翻來覆去,看著眼花繚亂的,一會便變身為精致的、可愛的星星!方艾看著也心癢癢。
“哎,你們下次也教教我折那個星星唄?好像還挺好玩的啊。”三年級的時候方艾看著妍麗和豆豆歡樂的折星星,自己也躍躍欲試,手裏捏著小小塑料管,看著玻璃瓶子裏五顏六色的成品星星,像是少女的夢想,像是午後溫馨的陽光。
妍麗瞪大眼睛“不是吧,你要玩這個?沒病吧?”說著,摸摸她的頭,判斷方艾是不是發燒了。
方艾不耐煩的拍開妍麗的手,有些不悅的說道:“不教拉倒,我自己學。”說著,把手裏的小塑料管丟給逗逗,單肩挎著自己的書包離開了,因為要去少年宮了。
方艾每天都會在5點鍾的時候準時離開妍麗或者豆豆的家回自己的家。實際上,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轉道多走20分鍾的路,去市少年宮的門口等著下課的爸爸,順便看著從裏麵剛剛下課的學生們。是的,等爸爸是方艾等待的結果,但是在這樣的等待過程中,方艾會獲得一份意外的禮物,一份能夠讓自己開心一整天的邂逅。
少年宮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方艾卻總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到潘子揚。那個像陽光一樣的少年,宛如仲夏的涼風,輕輕吹過方艾的耳際,短發微微揚起,竟嗅到了心跳的味道。
潘子揚是大方艾2級的同校的男生。用現在世俗的眼光看,潘子揚是典型的高富帥。父母是市政府的高管,雄厚的家庭背景;溫文爾雅的潘子揚眉清目秀,雖然比同齡的男生矮了幾厘米,但是那麼幹淨陽光的臉,還是能夠在一堆嘰嘰喳喳的小人中脫穎而出,他有種氣質,彬彬有禮像個大家族的長孫,是榜樣,是標準。
潘子揚背著他的小提琴,步履匆忙的走著。方艾就這樣看著,然後心情緊張的等著他從自己的眼前走過。然後,繼續盯著自己的小王子,在心裏跟他說“你好”,然後再說一句“再見”,最後目送他離開。
為了看上去自然一些,方艾總會拿一本小王子安靜的坐在一邊的矮牆上看書。殊不知,她的這本書已經翻了幾十次,她記得每一段劇情,甚至背得下每一句台詞。每當潘子揚走過自己的時候,她心就瞬間提到了嗓子眼,雖然眼睛緊緊盯著那本書,目不轉睛,其實餘光總是很有技術性的掃射著潘子揚。
大家都知道,盤腿看書的小姑娘是少年宮兼職寫作方老師的女兒方艾。久而久之,潘子揚也知道了這個小個子短發女孩是方老師的女兒。偶爾路過小姑娘的時候,如果她抬頭,潘子揚會衝她微微笑笑。一個看上去瘦瘦的,像個小弟弟一樣的倔強小姑娘。
但是對於方艾來說,潘子揚回應自己的那個笑容,就像是夏日午後的那一抹陽光,明媚得刺眼,刺眼得竟然有點感人,感動到眼睛有點痛,有點酸,有種想哭的衝動。但是卻依舊讓方艾久久難忘。於是這樣溫暖的微笑,就烙在了方艾的心裏,多年之後,每當回想那個夏日午後的溫柔笑容,她依舊會在心裏蕩漾起自己童年時代的那種悸動,那個少年會再次重新出現在方艾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