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商之路何起(1 / 2)

80年代黨的改革號角吹響了,遍地刮起了經商的春風,有人搗賣皮鞋發了財,有人搞批發零售成了萬元戶,遍地是商機,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富起來的人也越來越多……拔尖的樓房平地起,村頭今天這家蓋起了紅磚大瓦房,明天那家打好地基蓋起了小二層,村裏人的生活越來越好,雪亮的小二樓,紅色的大瓦房也越來越多,今天你成了萬元戶,翻過十年我成了百萬戶,錢有了,人也底氣足了,個個吃的發福,臉冒紅光,由亮油亮的······

靠山屯是一個有著三十多戶的小村,它之所以叫靠山屯是因為這個小村,前後都靠著一座大山,三十多戶的小村簡直生活在大山的夾縫裏,這裏村民世代以種田營生,今天我家裏殺隻雞,明天老王家宰頭豬,差不多可以吸引半村人來圍觀,主要是物資匱乏太窮了,村裏通往外麵的山路,崎嶇又坎坷,村裏求學的孩子差不多要翻過兩座山頭,才可以看見學校。

80年代初,村民通過大隊裏的大喇叭,聽到外麵傳遞進來的消息,說是改革開放,國家鼓勵下海經商,聽到這一消息,村裏人終於沸騰了,於是他們丟下自己的老婆孩子,出外謀生,短短5年不到,全村的人富起來了,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穿起了新衣,個個吃的鼓起了肚子,盡顯富態,走起路來大搖大擺,雙手背後,你犯了錯,還要指手畫腳斥責你好半天。

秦國華走在村口的路上,百般無聊踢著腳下的石頭,他目光豔羨看著村裏新蓋起的紅磚大瓦房和小二樓,還記的小時候,他們上學時,得爬過兩座山,起早摸黑提著油燈去學校,那像現在,學校都辦到自家門口了,靠山屯的路也修通了,蓋起房的村戶,家裏都裝起了黑白電視,那玩意,放在以前可稀罕了,那像是現在,普遍到每家每戶都有一台。

功成名就後,秦國華回想90年代那些住著小二樓的人家,說什麼與時俱進,新時代的需要,硬是給自家裝起了電話,你家有電話,咱家也不能差,我也給我搞了新裝備,什麼大哥大,傳呼機······反正是你有,我也有,今天你吃什麼,明天我也不能比你差到那兒去,村裏漸漸形成了人比人,富比富,比吃的,比穿的,比完穿的比用的,就差點沒把自家老娘抬出村口溜一圈。

秦國華看到自家破爛的大門,他有時覺得刮風下雨,這扇大門還能堅持多久,三間灰漿色的青瓦房,牆頭長滿了野草,風一吹,那土刷刷的直往下掉,廚房冒起了嫋嫋青煙,他知道,是他母親在做晚飯,不用猜,聞都能聞到做的是什麼,晚飯肯定又是一人一碗疙瘩湯,外加兩個饅頭,其實秦華心裏很埋怨自己的父母,想當初自己學習那麼好,他們硬是打著哥哥要娶媳婦的幌子,剝奪了他接手教育的權利,更加悲催的是,讀了八年書,到頭連一張初中畢業證也沒撈到手,每當想到這裏,秦華就會覺得很憋屈。

眼瞅著村裏變化是一天一個樣,每當聽見別家蓋房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秦國華就嫉妒的發狂,怎麼啥好事都讓他們給攤上了,什麼時候才能輪到他頭上,這一年裏,秦華身心備受煎熬,整個人都瘦了好一圈,差點就變得皮包骨了,還好他不是那種死鑽牛角尖的人,不然······事也想通了,秦華的心境也提升了許多,他也漸漸明白,在羨慕嫉妒恨,那也是人家的東西,永遠不可能變成他的東西。

秦國華望著灰沉沉的天空,眼裏一片迷茫,手縫裏的香煙冒著點點星火,他深深吸了一口香煙,又長長籲出一口青煙,青煙在空中打了個圈散去,望著改革春風刮過,一片萬紫千紅的靠山屯,秦華終於想明白了,問題出在自家身上,別家大人都敢出門去闖,他家呢?父母受傳統思想影響,隻能用三個字來形容,老古董,一家隻知道守著一畝三分地的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