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飛天寶船(2 / 2)

鍾小印說,如果這隻鬼骨蟻跳到大官人的手臂,她會毫不猶豫的將其砍下來,大官人看鍾小印的神情不像是說謊,不由得心中一冷,趕緊收好黃金咬,將之前的貝殼踢到一旁。

“這個地方詭異的很,大家還是小心為妙,千萬不要碰不認識的東西。”鍾小印說。

寧若白看著滿地的貝殼,難道成每個裏麵都有那鬼骨蟻?

隨著不斷接近船樓,之前巨船船身上的標誌終於可以分辨出來,葉蕊說,那個凸起來的圓弧中雕刻的是“飛天”兩字,是一種變體,相當於現代的藝術字。

“飛天”兩字相互雜糅,雖然框在凸起的圓弧中,卻是有一種飛天玄女的流動感,心中感歎原來古人也不是非常古板。

鍾小印問葉蕊能否通過字體來判斷這船所存在的年代,最終葉蕊鎖定在明朝初期,而且按照當初的命名規則,這船當初應該就叫做“飛天”。

當然,明朝初期之後的時間也符合古船存在的條件,當初鄭和出使西洋發生在1405年左右,乃是明朝永樂年間,這船還真的有可能和鄭和出使西洋有關係。

對於鄭和下西洋的船隻,贏輸輸做了簡單的介紹,他們的主要船舶就叫做寶船,采用的是中國古代適於遠洋航行優秀船型:福船型。

它高大如樓,底尖麵闊,首尾高昂,首尖尾方,兩側有護板,船艙為水密隔艙結構。底尖利於破浪,吃水深,穩定性好,安全舒適,是航行於南海和西洋航線最先進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其上船員上千,職務分明:有航海長、航海士官、操陀長官、帆纜長、木匠、廚師、大副、二副、船長、副船長、水手長、槍炮長、主計長、軍官、軍官候補生、炮術長、運用長、艦隊醫生等等。

大官人聽到此處,感歎古代竟然也有如此明晰的劃分,他還以為,隻有到了現代,才有出現這麼多的分工。

贏輸輸微微一笑,繼續介紹。

他說在《明史·兵誌四》中曾記載:其船能容百人。

底尖上闊,首昂尾高,柁樓三重,帆桅二,傍護以板,上設木女牆及炮床;中為四層,最下實土石,次寢息所,次左右六門,中置水櫃,揚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設翼板,可憑以戰。矢石火器皆伏發,可順風行。

寧若白點了一支煙,苦笑道,“聽起來是蠻厲害的,但是這古文,頂多聽懂了一半。”

還好葉蕊做了一遍通俗的解說,大家才明白過來。

麵前的寶船,的確附和這幾項特征,甚至已經超過古代對於鄭和下西洋寶船的描述。

贏輸輸總結,這隻寶船的技術隻會比鄭和下西洋的寶船高,不可能低。

不管是不是鄭和艦隊中的寶船,大官人不顧傷痛,喜上眉梢的調侃說,飛天寶船,這上麵必定有價值堪比天宮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