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山捉鬼(1 / 2)

民國二十三年,公曆1934年,冬。

一場寒流不期而至,整個中原大地被蓋上一層厚厚的雪。

寒潮蔓延,大雪連著下了半個月,貧苦百姓忍饑挨餓,破舊的衣服裹了一層又一層,仍舊抵擋不住刺骨的寒冷,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人都說這場雪百年難遇。

整個天地肅殺一片,嗬口氣都能凍成冰渣子。

都江堰西南方,青城山下,連綿的山路望不到頭。

寒風呼嘯著吹過一個十七八歲少年的臉龐,掛滿冰霜的臉上被寒風抽出許多紅印。

他身後背著一口大黑鍋,旁邊掛著勺鏟瓢盆,腰間係著一條麻繩,另一端拖著一口不大的布袋,裏麵似是裝滿了東西,雙手揣進破爛的粗布棉衣袖口,在山路上疾行。

少年腳下不時打滑,身子卻是穩穩當當,緊咬著幹裂的嘴唇,眼神堅定,抬頭看了一眼不遠的青城山門,露出一絲欣喜。

他叫江小元。

青城山三清觀的小道士。

他是被師父撿來的,師父經常念叨說,那是一個非常非常寒冷的雪夜,他半夜出去撒尿發現江小元被放在道觀東南角的廁所旁,已經凍得半死,師父發了善心,本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真言,讓江小元跟了他的姓,睡了他的床,穿了他的衣,有吃有喝,一晃多年。

江小元每每聽到這些,他就會問質問師父,我就這麼普通?說我撿來的也就算了,為什麼老是提起撒尿的事情,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是佛家真言嗎?為什麼師父作為一個老道士總是掛在嘴邊呢?

師父不回答,緩緩伸出手,江小元脖子一縮,眼睛一瞪,轉身就跑,因為師父會拿拂塵敲他的腦袋。

江小元遠遠地便看見師父在門口走來走去,心裏一暖,師父在等他回來。

道觀門前已經被大雪覆蓋,江小元重重出了一口氣,隔了十幾米外的台階上,揮手對師父大喊:“師父師父,我回來了。”

師父姓江,單名一個元,他是河南人,四十五年前為了吃一頓飽飯,跟著一個中年道士來了青城山,在這三清觀安了家,他來道觀那會兒清朝還是清朝,如今一晃天都變了,民國取代了清朝,觀裏除了中年人仙去,大部分漸漸離開道觀,再沒什麼大的變化,看著這個撿來的孩子逐漸長大,江元心裏卻是十分擔憂。

半月前讓江小元下山去買一些觀裏的日常所需,哪知下起了這百年一遇的大雪,加之江小元本性貪玩,直到現在才回來。

江元看見不遠處朝他揮手的江小元,冬風太大,並未聽清江小元的聲音,心裏懸著的石頭放下,江元悠悠的轉身往觀內走去。

江小元看著師父忽然頓下身子,瞥了自己一眼,又轉身回了道觀,江小元無奈隻得跟在師父身後追趕。

三清觀近年來情況不是很好,這年頭除了戰亂就是饑荒,都在為了生存而拚命生活,占地極廣的三清觀如今冷冷清清,除了雜役就是江小元和師父江元,還有幾個外來的道士,一起生活在這裏。

江小元看著師父的背影,心裏一萬個不情願,半個月前下山采購,也是迫於除了他之外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師父一條腿是瘸的,走起路怕不方便,幾個雜役年邁體弱,都是行將就木之人,為了一口吃食才在這裏呆著,看看日出日落,打掃打掃觀內的衛生罷了,外來的道士就更不用說了,除了一個天天閉關修煉的狂人之外,其餘的都是得過且過,掛著道士的頭銜四處行走騙錢。

誰家死了人,總要請上幾個道士超度一番,這裏方圓離的最近的就是三清觀,靠著青城山曆朝曆代積累下來的信仰尊重,艱難度日。

江小元很多次問師父,三清觀到底是不是全真教?為何觀裏的道士越來越少,甚至連香油錢都要發愁?師父總是搖頭晃腦,答非所問,用一句修道修心不修世俗來打發江小元。

江小元歸來,觀裏的雜役開始忙活起來,不忙活不行,江小元就是這個觀裏除了江元之外最大的話事人了,平日裏基本都是江小元在處理一些瑣事,甚至斤斤計較,恨不得將錢掰開兩瓣花。

接過江小元遞過來的布袋子,取下他身上的大黑鍋,雜役老張一臉的惆悵,這不像是新買的,倒像是別人已經用過的,江小元神秘兮兮的告訴老張,這是山下某一大戶人家淘汰的,自己撿回來,省下買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