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與廣播
(2008-07-0601:06:10)
外邊的廣播響起了,不管是音樂還是心情故事,就喜歡這種校園的味道。
晚飯後,來到圖書館。期刊室裏加上管理員共十人,很安靜。快放假了,想必同學都回家了吧?把最新的《中華讀書報》和《社會科學報》讀完,耗時一個小時。這時窗外雷聲大作,雨一時下得很緊。
在報紙上剛看到卡夫卡和《愛的教育》。來到開架書庫閑逛,就正好看到了卡夫卡和《愛的教育》,而且就擺在一塊。不遠處還有歌德的《浮士德》,正要寫篇近代西方文化精神的小文,很多哲學家都說,古代西方是阿波羅精神,近代則是浮士德精神,要了解這個精神先看這個人物形像。
古代的文化精神源於希臘神話,黑格兒說,古代希臘文化精神是“靜穆的哀傷”,尼采更徹底地區分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日神即阿波羅。本學期古希臘作業就寫了這種精神。下學期該浮士德所指代的近代精神了。
關於卡夫卡,這個捷克布拉格的年輕才子,衝滿了矛盾,隻活了41歲。作工傷保險公司職員以糊口,拚命寫作又經常燒掉,去世前又給朋友說,燒掉所有文稿。他朋友把這些散亂的稿子結集出版,卡夫卡才為人知,他在布拉格的故居--黃金巷22號才成為著名的文化景觀。當地居民說,“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而年輕的卡夫卡對布拉格又是什麼印象呢?他對布拉格街道、建築、公園無不熟悉。也對朋友說,“布拉格就像長著利爪的母親,你怎麼也擺脫不了”。卡夫卡出身猶太商人家庭,父親粗暴,造就了他孤僻怯懦的性格。
總感覺來圖書館找書很巧合,想看的書一般就在眼前,在電腦上定位了書的位置後,也很難找到。有時竟然意外地發現了。
我愛校園,我愛這種生活……
心情不爽了
(2008-07-1212:45:32)
心情不爽了,就聽聽相聲。找到郭德綱的段子,《我要上春晚》,《我要玩網遊》,徐德亮的《進化論》。太可樂了。狐友們從很遠的地方循笑聲趕來,推門質問,“瘋了”?
人家說,智商低的人容易被逗樂。這叫我對自己的智商更加不自信..
要說郭德綱的相聲,的確很有特色。昨天看到網易一文,“一夜成名”的背後。說的他成名前的落魄和遭遇。的確很不容易。這可能也是他的相聲成功的原因。
2006年,是他最風光的一年。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在德雲社、娛樂圈,還是雄心勃勃地進軍商業投資。郭德綱正式崛起。
成功屬於有理想、有信仰的人。郭德綱抱定“把相聲搬回劇場”的信念,在“德雲社”艱難歲月,每場僅10多人,最少僅2人。還是認真地說、激情地說。這是德雲社成功的根本。我希望日後強大的“德雲帝國”也保持這種起於寒微而自強不息的精神傳統。
2006年6月8日,徐德亮回北大舉辦省親專場,郭德綱和德雲社齊集百年講堂。這場盛宴,我聽了郭徐的《我的大學生活》,用徐德亮的話是在作“一份青春的祭奠”。兩人身著紅色的唐裝,徐德亮唱到:明天你是否會想起.說道:大學生活遠去了,你也遠去了.。。時六月的畢業時節,北大師生在講堂裏也深深感到離別的惆悵。這個相聲後來我下載保存了。經常拿出來聽聽,心情不爽時,想起同學時,或是作一份紀念時。這個相聲也是德雲社徐德亮創作的一個頂峰。
徐德亮2001年畢業於北大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
回家休整
(2008-07-1523:00:28)
不停地下雨,從早上一直到下午。最後一門英語考試終於結束,也是最後一次考英語。一門語言讓人學到30歲,也真沒意思。對待外語,我向來堅持實用就好,隻要夠用沒必要搞得十分深奧。本學期結束了,好好考慮下收獲、不足。
17號火炬到沈陽,還經過我的校園。可惜我16號下午就將坐上舒適的列車南下。嗬嗬
回家休息。下學期,重新定向。
博客暫時關閉。
祝各位博友暑期愉快。
艱難到家
(2008-07-1715:32:31)
本來這次列車比較舒適,心情也舒暢。晚飯吃了一包泡麵,兩根火腿。喝了半聽可樂,突感腸胃不適。在人群擁擠的車廂,往廁所跑了兩次。很是難受。整個夜晚近乎煎熬。天亮時分腸胃好轉,這時列車廣播播出光良版的《勇氣》,很激動了一番,差點沒掉淚。要不是身邊兩個學妹在,真的要失態了。天亮到達安陽,坐汽車回家,最糾心的暈車還是沒有發生,但夜裏睡眠不好,坐汽車還是很折騰人。中午到家了,全家做好午飯等我歸來。很幸福。我要補回昨晚的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