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淩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歲月都已經老去,世俗滄桑,山河變遷。
奈何生而為猴,天性使然,上不跪天,下不跪地!不曾想有朝一日,一時疏忽大意竟敗在西天如來佛一招“佛法無邊,大慈大悲手”之下。
被困於五指山下,五百年。
五百年,整整五百年的時間,餐風飲露,風吹日曬,日不能眠,夜不能寐。算不得上吸日月之精華,下汲萬物之靈氣,唯獨憑借得天獨厚的不死之軀萃取大地之靈氣,濁氣,晦氣,元氣,精氣等五行之氣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那個五百年前上與天齊,超出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如今落得名聲狼藉,一敗塗地,一蹶不振,坐等歲月蹉跎,靠一牧童接濟山中采摘而來的山參野果果脯度日!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牧童終究長大成人,短短數十載的蹉跎歲月,牧童臉上爬滿皺紋,腿腳無力,變成一位枯瘦如柴,耄耋之年的老頭,眼看著朝不保夕,不曾想在老頭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囑咐家族世代為困於五指山下的孫悟空送水摘果。
自從齊天大聖孫悟空被迫困於五指山下,混沌那妖王便自無盡之海而來,隔三差五行至五行山下明嘲暗諷,拐彎抹角地陰損孫悟空一番。
孫悟空一開始到也洗耳恭聽,畢竟這混沌妖王先是上罵天庭玉帝昏聵無能,下罵閻王地府烏煙瘴氣!孫悟空聽得捶胸頓足大呼過癮。
漸漸地混沌這老不死的反倒越說越起勁,咒罵完天,唾棄盡地,已經跟孫悟空差不多混了個臉熟。隻是孫悟空一直沒見過混沌的臉,到底是怎麼樣的。
看似人模狗樣,卻總是幻化無常,一會兒呼風喚雨,一會兒又如煙似夢,那聲音溫柔得出水,好似一位嬌羞竇冠年華的小家子閉月羞花的姑娘。
混沌這妖王形體多變,讓人捉摸不定,且說一身曼妙身段堪比天庭廣寒宮裏的嫦娥仙子,再聽那一腔淼淼嗓音,媲美天籟。
孫悟空見到的混沌每每以一把蒲扇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婀娜多姿姿態出現,一襲長衫雖說花裏胡哨,卻也算得個絢麗奪目,光彩照人。
隻是這五百年來,孫悟空從未見過混沌穿同一件衣服來這五指山。且混沌縱使身子曼妙婀娜,卻從不露任何一點皮膚在光天化日之下。
如此身藏不露的混沌,卻又將曼妙婀娜的身子呈現得完美至極,當真叫人費解。
唯獨混沌自己深知吾等為妖之輩,奈何懼怕陽光!混沌長居無盡之海,一年四季終日不得見陽光,在那陰暗晦澀陰寒之地為六界妖王;沒有一日不渴望重見天日,光明正大地行走在陽光之下,隻可惜,縱使修煉千年之久,終還是差那麼一截。
隻是他也並不急於一時,隻等孫悟空五百年封印期滿,他便可乘此機會顛覆乾坤,混沌初開,重見天日……
雖說混沌明裏暗裏對孫悟空指桑罵槐,但是僅憑孫悟空這銅頭鐵臂,猴頭猴腦的榆木腦袋來說,他哪裏知道混沌對他何等鄙視。
混沌也對孫悟空這不開竅的猴子漸漸感到惱怒,指桑罵槐自己對他無效,於是幹脆開門見山,點名道姓,直截了當地對他進行精神上的攻擊;侮辱孫悟空的人格,踐踏孫悟空的尊嚴,蹂躪孫悟空的自尊。
然而不知道是因為時隔百年之後的孫悟空已經失去了鬥誌,還是因為被困在這五指山下導致的孤陋寡聞所形成的隨性墮落,意誌消沉的孫悟空終究是對混沌的明嘲暗諷或是直接辱罵的話無動於衷。
眼看五百年封印期限將至,混沌更是坐臥不安,若這猴子再不覺醒,怕是要一輩子被困於五指山下,永生永世不得複出了。真要是這樣,他想要再見天日,混沌初開的計劃恐怕也將覆滅。
中秋節前夕的一個晚上,混沌再次從無盡之海行至五行山下,明月依舊,唯獨不見當年齊天大聖神韻風采。
“嗬嗬嗬……”混沌未見其人孫悟空已先聞其聲,溫柔中帶著邪氣的笑聲早已經成了混沌出場的招牌形式,聲音在深穀之中經久傳響,餘音未了,隻見一襲紅衣附體的混沌從天而降,衣袂飄飄,如在夜間綻放的桃花隨著明月隨著風飛舞。
月空下,緊裹的衣袂將混沌婀娜曼妙的身姿呈現得恰到好處,玲瓏曲線令人賞心悅目。
隻是孫悟空對這混沌如此這般妖豔的一麵早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並且這猴子似乎天生並不懂得欣賞一個女人。
不論混沌本身為何物,總之,此時此刻他呈現在孫悟空麵前的是一個完美至極妖豔無比的女人模樣。
“猴子……”混沌坐在孫悟空前麵的藤蔓上,夜裏的螢火蟲自四麵八方飛來,聚攏在這五指山麓裏,四周溪流潺潺,蛙聲不斷,像似萬物之靈合奏的一曲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