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解的任命(2 / 2)

正在所有將領被訓斥的抬不起之時,郭南突然下令,聲如洪鍾,傳遍全場!

無數道驚愕目光投向郭南,將領們完全摸不著頭腦,這他娘的,小王爺到底在想什麼啊?

郭南的話,猶如是一記悶雷,重重捶在將領們心口,捶得他們窒息。

不選勇猛無匹願戰死沙場的郜林,反而選要帶著人馬跑路的黃博?

將領們揉揉耳朵,悄然對視,覺得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可惜,沒錯,他們都聽的清清楚楚。

大將軍,是黃博,林澤公,也是黃博!

僅有少數聰明人,漸漸想明白郭南的算盤。

第三場,考驗的不是行軍布防的能力,而是大局觀!

郜林勇猛,帶著五十萬郭家軍衝殺,能擊殺近百萬海族,但那能起半毛錢作用嗎?郭家軍擴充到了百萬,一下子損失五十萬,哪裏承受得起?

黃博似乎很慫,選擇跑路,不殺海族,但卻能給郭家軍保留住元氣!守住汾陽城,便一切都好,守不住,也隻怪時不我待了。

兩相比較之下,黃博的選擇,的確是更勝一籌。

他敢冒著被郭南辱罵甚至暴打一頓丟掉軍職的風險,說真話,也是一種勇的體現!

有勇有謀,方成大器!有勇無謀,隻能為將,不能為帥!

至於阻擊不了海族大軍,便要抄家滅族的說法,沒人再提,看郭南的意思,僅僅是嚇唬人的……

汾陽城內,一場大規模將領提升,在黃博的主持下有條不紊的開展。郜林恢複了軍團長之位,統管“青”字軍,郭家軍中第一王牌軍。

另外九名戰功不俗德高望重的萬夫長,升任集團軍主將,統管“天”字、“留”字、“忠”字、“骨”字、“馬”字、“革”字、“裹”字、“屍”字、“回”字九路大軍。

郭家軍擴軍之前,僅有青天留忠骨五路大軍,擴軍後,逐漸增加了馬革裹屍回五路大軍,共十路大軍,總兵力百萬。郭子儀下令進駐南湖府控製局勢的四十萬大軍,在海族登陸大元國之時,郭子儀又急忙下令調回,不敢在南湖府投注太多兵力,隻留下了一萬人駐紮在德昌城衝衝門麵。

汾陽城百萬郭家軍,實打實,並不是吹的。

青天留忠骨,馬革裹屍回,是郭子儀對郭家軍的殷切希望。

但在郭南強勢崛起後,情況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

郭南讓郭子儀看到了郭家登頂的希望。

忠,不再是對李唐國皇室的忠,而是對郭家的忠!

……

兩日後,青字軍、天字軍、裹字軍、屍字軍、回字軍五路大軍,其中兩路王牌,提攜三路最後組建的雜牌,帶著糧草軍械,帶著鋤頭釘耙,開赴林澤行省。

郭南和大軍同行,他可不放心讓黃博自己帶軍,他親自去,出謀劃策是一方麵,鼓舞士氣更為重要,頗有幾分禦駕親征的味道。小柔留在城主府內,五萬駐防軍照看著,不會有事,小強跟著郭南出來,美其名曰見世麵,實際上是要隨時吸郭南的血。

獨孤紅和祥叔隨郭南同往,獨孤紅可以出些餿主意,祥叔充當打手兼保鏢的角色。

剛剛進入林澤行省地界,盤封帶著幾名護衛追上了郭南的隊伍。盤封做夢都在打仗,阻擊海族大軍,他怎麼可能不來呢?

有盤封在,路上少不了歡樂,郭南對此沒什麼意見,盤封實力差,不讓他上前線打仗就是了,在後麵押運糧草,倒也合適。

“王爺,大元國傳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