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群起而攻之(1 / 2)

範國倒台後,東風集團便將龍達集團給收購了過來,雖然楊帆也並沒有向孫倩索要股份什麼的,但以孫倩對於楊帆的感情,自然少不了楊帆的好處,就這樣楊帆也成了東風的董事之一,占有了百分之20的股份。

楊帆本來是不想接受的,畢竟自己不懂做生意這些東西,所以想著要這些股份也沒什麼用,隻會平添自己的負擔。

可在孫倩的再三要求這下,楊帆不得不接受了東風的股份,可別小看這東風百分之20的股份,就連孫倩也隻有百分之30,這百分之20是自己在未將龍達歸入東風前,自己在董事會不知道龍達的具體財產前就歸入到了楊帆的名下。

成了東風的第二大董事,雖然孫倩告訴楊帆公司一切有她撐著,可自己畢竟擁有這麼多股份,於是楊帆便也隔三差五的過來看看。

每次董事會楊帆也都過來聽聽,在三個月的熟悉之下,楊帆終於是對東風的這些個生意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一國內的生意,東風主要產業還是房地產,龍達也是,就這麼說吧A市有百分之40的小區都是由東風與龍達蓋起來的。

第二便是對內貿易和對外貿易,這也是這兩家公司的第二大產業。

現在東風主要對外輸出各種國內製造的工具器械,包含的種類可畏是龐大之極,小到螺絲刀大到飛機零件,這都是東風對外輸出的東西。

而龍達主要是對外輸出各類食物,茶米油鹽自然是不在話下,水果蔬菜等各種隻要是吃的,龍達對外都有輸出。

這也是兩家公司能夠在A市雖然是競爭對手,可又有點河水不犯井水的意思的主要原因。

董事會一般都是公司做較大決定時才會開的會,楊帆也僅僅是開過一次董事會,也就是我為自己將要加上東風集團也開的董事會。

這次,是楊帆第二次開董事會了,楊帆心裏有一個巨大的計劃。

“關於東風最近兩年的經濟走向,我覺得還是要多向國外發展,現在我國的經濟正好,各種物價相對於外國比較低廉,勞動力也比較低廉,所以我覺得應該在繼續向外發展,應該在國外建立我公司的分公司。”一位帶著金絲眼鏡,看起來很年輕的男人說道。

楊帆知道他,這個人叫趙凡,他是原龍達董事會的,也是孫倩唯一留下來的,據孫倩說這個人之所以能留下來,是因為整個龍達的正常貿易都是這個人一手建立的,而根據警方的調查,這個人也確實沒有染指龍達集團的毒品貿易。

“對於這類問題,我們會慢慢考慮的,還請你先坐下,據孫董事透露今天楊董事好像有話要說。”以為看起來有60歲的老頭說道。

楊帆看的出來,這裏坐的每一個人都是東風集團的原董事會,所以他們對這位原龍達集團僅剩的一位董事會長的話根本就不屑一顧。

“我倒是很讚成這位趙董事的意見,確實現在國內形勢一片大好,我們不能僅局限於在國內生產,然後在賣到國外,我們也可以在國外建立一部分廠房,帶領我們的工人用我們的材料去那裏製造,這樣雖然人工費等都有所增加,但是我覺得如果能東風真正能在國外占有一席之地,將會對我們以後的貿易有很大的幫助。”楊帆站起來說道,趙凡對於楊帆的支持也是心存感激,畢竟自己在這裏的發言原來就沒指望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