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哥哥是最討厭別人給自己下跪的。你快起來,別讓哥哥為難!”柳飛絮也急忙勸說自己的母親。
這才勸說了下來。
其實柳母的病並不是什麼疑難雜症,隻是費用比較高。
經過楊帆對柳飛絮家庭的了解,原來柳飛絮的家庭在一個農村裏麵。
柳飛絮也是今年剛畢業的一名大學生,本來家庭還算富裕,可父親上半年突然得了重病,經過了半年的治療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也沒能留住父親。
更加不幸的是母親在送走父親夠也是一病不起,這讓年輕的柳飛絮一下子就扛起了家裏的重擔。
雖然也想靠工作來湊足母親的醫藥費,可病重的母親時常犯病就像昨天一樣,這樣柳飛絮不得不帶著母親前去乞討。
楊帆雖沒有親身經曆柳飛絮的生活,但光是聽說就難以想象到一個剛畢業的大女學生竟然獨自扛起了家裏的重擔。
這更加堅定了楊帆幫助柳飛絮的決心。
柳飛絮的母親患的是急性肝心綜合症,手術難度倒是不高,主要還是得靠後期的藥物調理。
於是楊帆當即便為柳飛絮的母親安排了手術,在手術後四五天便為其辦理了出院手續。
而楊帆也是拖孫倩幫柳飛絮找了一份工作,自己將其母女二人安排在離林紅住處不遠的一個出租房內。
條件還算不錯,應有盡有,花了這些錢,顯然對於現在的楊帆來說已經捉襟見肘了。
然後楊帆這麼有名氣的醫生為什麼還會為錢發愁,那是因為楊帆早早的便在非洲那邊和自己的幾個米國同事成立了一個免費的醫療機構。
光是每年給醫療機構花費的費用就高達300萬人民幣。
所以楊帆來到國內時才會住在林紅家裏。幸虧自己因為孫倩而發表了一篇轟動醫療界的論文,才得到世界醫療組織發放的100萬鼓勵金,可放在楊帆這裏還沒暖熱便又花完了。
這幾天楊帆也經常抽空去看望柳飛絮母女倆,柳飛絮因為急於想去賺錢養家,便安排好一切上班去了。
而楊帆也勸說不住,隻好作罷,自己便每天過來照顧柳飛絮的母親,楊帆知道,其實柳飛絮的母親病的不是身子,而是自己拿支離破碎的心。
本來看到自己女兒畢業,老兩口想著馬上就能抱外孫了,誰知道命運多舛!
“柳媽媽,飛絮又去上班了?來給你帶的新鮮的水果。”楊帆每次去看望柳母都會多少帶一點禮物。
“是啊,飛絮這孩子真的特別懂事兒,知道你也不容易,這不,你剛給她找的工作便急急忙忙就去了。”柳母看到楊帆來,心情也很高興,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接觸,柳母對於楊帆可謂是像親兒子一樣。
“沒事,不還有我嗎?我會經常來看您。”楊帆說道。
其實楊帆不知道的是,現在柳母每天能讓其高興的就兩件事,一件就是柳飛絮回家,另一件就是楊帆來看她。
若是哪天楊帆敢說不來,柳母這心裏就會覺得空落落的。